Tuesday 25 October 2011

《悉地本源》——師徒關係與敬師之道

編者的話

選擇師長、依止師長及師徙關係,是佛教修持道路上至為重要的環節,亦是一切修行之基礎。在現今社會,不少人由於缺乏知識,並未能意識到師徙關係的重要性及嚴重性,而不加選擇地拜師,乃致後來師徙關係破裂,不但修行一無所成,反而積下無量不善之緣。在市面上眾多的佛法開示書籍中,現今卻仍缺少有關此方面的專門白話著作。為填補此空白,大藏寺基金會選取了大藏寺法台祈竹仁寶哲在2005年10月於佛教顯密研修院香港分院所開示的一系列有關教法,經翻譯、整理及編輯而成書。

本書第一章為有關選擇及依止師長方面的共通開示、適合任何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學習與參考。第二章是法師對柏繃喀大師之【遙喚上師】所作釋義開示, 乃所有顯乘弟子可依之修持法要。第三章收錄法師對【事師五十頌】一論所作釋義開示,其內容教導密乘中依止師長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大藏寺祈竹仁寶哲的這本重要著作,相信能幫助讀者對此重要主題加深認識。


前言

從今晚開始,衲將應求講述一系列有關佛教師徒關係的教法。在西方國家,許多人以為敬師及尊敬長輩是過時的想法或個人崇拜,這是因為西方人並無太多這種思想,所以衲在西方不太喜歡講及這一方面。在亞洲國家,不論是漢人、西藏人或其他東方民族,我們雖多多少少都仍有尊師重道的傳統思想,可是大部分佛教徒卻只喜歡參加灌頂或者聽受空性等教法,而不知敬師乃修行及一切成就的根源,所以亦少有人要求衲教授這一章題。不論如何,今晚納將會依菩提道次第及顯乘教法講述依止上師的方法,大家請以清淨的的發心聞法。

依止上師與師徒關係對修行者來說十分重要,尤其是對出家的修行人而言。若有人問:「為什麼師徒關係這麼重要呢?」 答案是因為任何大大小小的成就或功德,皆由此而生出。如果想得到修行成就,在依止上師方面便不容有錯。如果在這方面沒有過失,其他成就相對來說都容易得到。我們格律派自宗喀巴大師(Jetsun Tsong Khapa,1357 - 1419)始,至今已有近六百年歷史,卻仍然至為興盛,皆因歷代以來之師徒關係都十分清淨無瑕。

敬師及依止師長並非一種階段觀念或者個人崇拜,亦不是為了師長的利益而作的。我們敬師及事師,其實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這一點我們千萬不可誤解。衲舉些例子說明,譬如說我們在家中的佛像前供上幾杯清水,這並非因為佛像口渴而需要凡夫提供飲品,也並非為了討好佛陀,這只是為了供養者自己積聚功德的目的而作;我們再看看農夫每天淩晨便起床,辛辛苦苦地照料田地,風雨不改,他這樣做並非為了利益土地,而是為了利益自己。同道理,我們恭敬師長,亦是為了利益自己,所以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正在利益師長。衲在西方國家也常常說,聽法前恭敬地對說法者頂禮,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的,並非說弟子對衲頂禮衲就會得到甚麼好處。有關這一點,衲也常常建議大家不妨現實地衡量,有利於自己的事我們才去做,沒有好處的事我們大可不做。我們修持的是佛法,而不是世間法,所以不必礙於人情面子而強逼自己做任何事。我們頂禮自己的師長,正是為了自己得益,受益人是頂禮者,而並非被頂禮的人。如果大家以為替自己的師長辦事或恭敬他,便利益了師長,這便是極為顛倒的錯誤想法。

師長的定義

要知道自己如何敬師及事師,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師長的定義。上師的藏文是Lama,其梵文是Guru。在以前的西藏,由於我們大多從小出家,入寺時連文字也未懂,所以從教字母的老師起,乃至傳沙彌戒的師父、傳比丘戒的師父、教規矩的師父、為我們說法的師父及傳授密法的師父,這些全都視為師長。雖然教字母的師長並不一定也正式教授佛法,但若沒有他,衲便不可能懂得讀佛經,所以傳統上我們把教字母的老師也算入佛法師長之列。然而在現今社會,情況多少有點不同,教大家認字的老師不見得與佛教有關連,所以這些世俗上的師長大概不必列入佛法師長之列。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對我們曾傳過皈依、傳過任何戒、傳過任何口傳傳承、教導過任何顯乘佛法乃至引領我們入壇城受灌頂的人,一律算作我們的師長。對住在寺院的出家人來說,更有規範師、依止師、外師及內師等等。常常有漢地弟子問衲:「一個人可以有多於一位師長嗎?」答案是肯定的。譬如說一個比丘,他在出家受戒時便同時有了十位師長,因為在場對他授戒的十位長老全都是他的師長。著名的阿底峽祖師(Atisha,982 - 1054),便有一百多位師長。衲至今為止,亦有幸從超過三十位師長處得益。當然,以上所說的師長屬於不同類別,譬如說授戒的師長是戒師,給予灌頂的師長稱為「金剛上師」……等等,然而他們全都必須算入我們的上師之列。師長對修行者來說極為重要,然而在此末法年代,許多人隨口能說出自己有多少錢,卻數不清自己到底曾在多少位師長座前得到法益,這是一種極為悲哀的現象。

值此末法年代,我們常碰上許多以往少有聽聞的怪現象,所以衲在此亦對各種疑問作少許釋疑。許多時候會有人問:「我在某某大師處學了法,但他不認識我,當時還有幾千人在場,這算不算有師徒關係呢?」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曾依某人得過皈依、得戒、得口傳或灌頂,而我們在心中生起了「他便是我的師長!」之念頭,他便是我們的師長。譬如在衲的根本上師赤江仁寶哲(Trijang Rinpoche , 1900-1981 )作大型公開傳法時,雖然仁寶哲弟子千萬,受法人無法一一正式求法,但受法者仍然必須在上師的侍者處預先打招呼說:「我也想來參加。」,這才不算是盜法,二者間師徒關係才告成立。雖然像赤江仁寶哲這樣的大師,其弟子太多了,仁寶哲或許示現為無法一一熟悉的情況,但我們仍然必須預先求法,或者是以每座寺院作為單位派出代表向上師之侍者說:「沙拉寺昧院一眾欲來參加。」,這樣才如法。所以,依以前的傳統來說,哪怕是在十數萬人的公開法會中,弟子其實也經過了求法或求戒等過程,師徒關係之成立是極為明確的。在現今,許多人跟隨友人參加灌頂,心裡並不知道在發生什麼事,亦不知灌頂的意義,所以他未生起「他現在是我的師長!」之念頭,這大概不算是成立了師徒關係,甚至有否真正受到灌頂亦是疑問。又有些時候,在我們在場的時候,其中一位友人向某師長求法,師長當場便傳了法,而我們因為在場而聽到了口傳,如果我們並無生起「我受了這法。這個人從此便是我的師長!」之念,便不算得到了該法的傳承,師徒關係亦不成立。如果我們當時想:「真幸運啊!我也想趁機會得到這個法!」之念頭,便可算是得到了該法之傳承,師徒關係亦成立了。又有些時候,某些人主動說:「我要傳你某某咒!」,如果你沒有心求,亦不想得到這個法,你只可算是坐了在那裡、聽到了一些聲音,並不算是得到了傳承,師徒關係亦不成立。反過來說,雖然佛教一般不允許師長主動傳法,但如果有人這樣說,而你心裡想:「這也很好呀!我的確也想得到這個法!」,師徒關係便告生效。以上說的是比較特殊的情況。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自己求法或參與了大眾求法的行列,且又得到了傳承,師徒關係便生效,從此我們必須視傳法者為我們其中的一位師長。也有人問:「我很尊敬某大師,但從未聽過他說過法,我可否把他當作師長呢?」一般來說,傳過戒、傳過皈依、傳過灌頂或向我們說過法的才算是師長。如果從未依某師聽過任何法,師徒關係便不成立。但如果你參加過他的大型公開說法,心裡生起了「他是我的師長!」之念,這亦算師徒關係成立了。

藏傳佛教常常提及根本上師這個名詞。什麼是根本上師呢?「根本上師」一詞的藏文是Tsawai Lama,它可以有多種定義。依共通定義來說,師長中教法至為利益我們、最能深深打動我們的那一位,我們便視為根本上師。依止根本上師是心上的事情,而不是嘴巴上的事,所以我們不必向其中一位師長說:「請您當我的根本上師吧!」我們在心中把哪一位師長視為根本上師,是我們個人的事,不必向師長或他人交代,師長亦不必一定知道。我們可以有許多位師長,但根本上師只有一位。如果我們聽到某師長之說法,心裡至為感動,便可視其為根本上師。這不是由他人決定的,也不是由師長決定的,甚至亦不是自己刻意挑選的,總之其開示最能打動我們的心者,自然便成為我們的根本上師。大家不要急於要有一位根本上師,也千萬不要依名氣的大小或外在長相而決定根本上師。對於其他曾結過法緣的師長,我們視他們為根本上師之化現、與根本上師同一體性,這樣便足夠了,所以不存在可不可以同時有兩位根本上師的疑問。

有時候,衲會聽到有人隨便稱任何一位師長為「金剛上師」,就好似凡是西藏來的出家人全是金剛上師似的,這樣是不正確的。金剛上師是指傳授密法的上師,所以對傳戒和說顯法的師長,我們雖極為恭敬,但並不稱之為「金剛上師」,因為這不合乎其定義。

師長之重要性

為什麼師長這麼重要呢?答案是因為若沒有師長,我們無法得戒、無法得口傳、無法得灌頂,甚至在某些地區,若無師長則可能連「佛」這個名詞都無從聽得,更不必談什麼修行、成佛了!佛陀的教法與加持,並非看看書便能自行得到的。佛的加持與證悟就好比一個儲水庫,我們好比家中的水龍頭,如果單單很有信心,天天懷著敬信在家裡對著小龍頭看,哪怕看上半輩子仍不會有水流出來。要想家裡的水龍頭流水,必須有一段段的水喉管,從家裡輾轉駁接至城市的儲水庫,否則便不可能有水供應。同道理,佛陀的教法、證法與加持,必須經過歷代清淨、無染的師承輾轉傳下來至我們手中,而不能靠憑空看看書、打打坐便突然自己能得到的。我們這裡牆上有一個按紐,一按下去燈泡便會亮起來,這是因為在按紐背後,有電纜接至城市裡的發電廠。若缺了中間的電線,即使家中有一個希望自己能亮著的燈泡,另一端又有一所堪能而又願意供電的電站,仍然不可能有什麼事情發生。我們通過歷代師長與自己的恩師,才能把自己與佛陀連接起來,可以說歷代師承就好比水喉管或電纜,透過他們我們才能得到佛陀的加持及證悟。在過去伽葉佛年代,許多菩薩及羅漢等,皆因依止師長才達到菩薩或羅漢的境界。在兩千多年前的印度,許多修行者亦因為依止師長才得證同等境界。在未來,當成就佛境、菩薩境或羅漢境界的行者,也都需要走過同樣的路,靠依止師長而達到成就。許多人以為自己看些書、聽聽錄音帶,便可以自修成佛,可是歷史上卻從未曾出現過看書成佛的先例,佛陀也沒說過無師可以成佛的觀點。大家如果讀過阿底峽大師、密勒日巴尊者(Jetsun Milarepa, 1052-1135 )或那洛巴尊者( Naropa, 1016-1100 )的傳記,便會知道這些大成就者是怎樣修得成就的了。阿底峽大師每在提到自己師長之時,便合掌恭敬。密勒日巴是即身成佛案例的代表性人物,他對其上師瑪爾巴( Marpa, 1012-1097 )的敬侍,也是依止上師之模範。那洛巴對其師長帝洛巴(Tilopa, 988-1069)的依止,同樣也是我們應效法的例子。

或許有些人會說:「釋迦牟尼便是自修成佛的!」,但這只表明問者缺乏佛教認識而已。本師釋迦牟尼佛並非沒有師父。他直接的師父便是迦葉佛(Kalsyapa)。此外,在他的過去生中,曾依止過其他許多位師長。在【佛陀本生經】中,便有他在示現成佛前的某一生中,身燃千燈為向師長求法的記載,所以他絕非無師成佛例證。另外,如果我們看看如法塑造的彌勒佛造像,其頂上有一座小小的佛塔,這個塔便正表示彌勒佛以釋迦牟尼為師;觀音之形相有一尊小佛坐在其頭頂上,這便是觀音尊阿彌陀佛為師的表義。

如何選擇師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買一斤菜時,也會左挑右選、比較價錢及新鮮程度,甚至研究它的產地、品種、農藥等等。我們想想,如果買錯一斤菜,大不了只是浪費少許金錢而己,其影響亦只不過維持一頓飯的時限,但我們卻會千挑萬選;師長不僅僅影響我們一生,而且是影響我們所有未來生的人,我們又怎麼能在擇師時馬虎呢?所以顯宗的經典中有許多開示說,我們拜師不要像餓狗搶食般,隨便見到什麼人都拜。我們應該先學習及瞭解明師必須具備的資格,同時在心中發願能早日遇上明師,在經過謹慎的觀察後,方決定依某人為師。現在有許多人,在看到報章宣傳後,便一窩蜂地擁至一些所謂的「高僧」、「活佛」座前拜佛求法,這是極為愚蠢的。在這個末法年代,許多人因為世間目的而盲目地吹噓,明明是一個普通的和尚,在宣傳上卻變成了遍知、神通法力無邊的再世佛陀,只差沒有再進一步把其人說得是能在天上飛翔而已,極盡誇張能事。這個年代便是如此悲哀,明明沒有的硬要說成有,明明不是的非要宣傳成是,大家千萬不要被這些紛亂的現象迷了。真正的大師,譬如瑪爾巴等,他們什麼神通法力都有,但卻從來不宣傳,不像現在的一些人,連三寶是什麼也不懂,卻吹噓說有什麼神通能力,這怎樣可能呢!沒多久前衲在廈門遇到一個人,他說自己自修多年,現在接近成佛了,所以準備把自己的心得著書立說,普度眾生。衲與他談論了很久,發覺這個人其實卻連最基本的佛教道理也不懂。像這一類的「師長」現今遍地都是,大家千萬要帶眼拜師。也有另一種人,他們看一位上師名氣的大小而決定拜師與否及恭敬的程度,甚至有看師長是否長相英俊而決定拜師與否的人,這樣是很錯誤的。我們拜師求法並非為了世俗的目的,所以不應該取決於名氣大小或長相如何。許多真正有德的西藏高僧,其實並無太大名氣,也並非光芒耀眼的人物,如果我們不細心觀察,便只會以為他們是些骯髒的老頭而已。所以,如果不懂得拜師前觀察的要訣,便很容易錯失了「寶貝」而不自知。

我們應如何觀察師長呢?又或者說,一位好的師長理應具備哪些特徵呢?佛經裡對此有很清楚的開示。對傳戒師長方面的要求有十五種;傳授大乘共道的師長,則應有【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的十種資格;傳密法的金剛上師,則應有諸密續及【事師十五頌】裡所提及的內、外十種資格。視乎我們欲找哪類別的上師,我們便用對應的師資觀察、鑒定欲依止的人,至認定其合乎資格及自己生起信心後,我們方可依止。譬如說,如果你想學顯乘的菩提道次第教法,便應以大乘師資來衡量取決,而並非以金剛上師資格來審核。一位教授顯法的老師,只要合乎大乘十種師資便為完美,他懂不懂佈設壇城或給予什麼灌頂,與此根本沒有絲毫關係。一位合格的金剛上師,應具備內十種及外十種密法上師師資,否則不論他是否完美的顯宗師長,亦不夠資格傳予密法灌頂。如果你想求學密法,必須依密續中所說之十種內、外金剛上師資格來審核、觀察,而非採用大乘共通的明師十德標準。如果我們欲找一位可傳戒、說大小二乘教法,更能傳予密法灌頂的師長,便要用上上述全部標準來衡量、審核,此亦即說該師長必須具足戒師的十五種資格、大乘顯法師長之明師十德及金剛上師之十種內及外的資格,加起來這便有三十五條標準。在西藏佛教內,有少數幾位教內大眾公認的明師,譬如宗座達賴喇嘛、過往的赤江金剛持及鈴金剛持(Ling Rinpoche, 19?- 19?)這些持傳承的代表權威人物。對這類大師,我們可以不太花時間觀察便放心求法,但這些是特殊例子,對其他師長我們都必須謹慎審察。對生死及成佛之大事,我們絕不可馬虎、隨便!

對大乘顯學師長師資,在經論中有以下要求:

1. 持戒清淨
這是指師長必須圓滿三學中的戒學。

2. 禪定堅固

這是指師長必須圓滿三學中的定學。

3. 具足慧學

這是指師長必須圓滿三學中的慧學。

4. 德超弟子

這一條十分容易理解。如果一個人的德行比我們還低,我們就無必要向他學習了,所以我必須要求師長至低限度也起碼比我們自己高超。

5. 精進修行

第五點要求為師者不是光說不做,他自己也應長期致力於修行上。

6. 學問豐富

一位明師,必須具備由釋迦牟尼經歷代傳下來之三藏教法及證法,而並非只有一、兩個小法門的傳承,甚至是像某些騙子般根本沒有任何佛法傳承。許多人自稱在夢中或定中見佛而得傳承,對這些人我們最好謹慎抉擇。

7. 通達真實

通達真實是指通達中觀應成派的正見,這是第七點。

8. 說法善巧

有些師長修行極高,也具備了其他條件,但卻言語表達不清或者不能對弟子應機開示,這便為存在缺憾,所以第八點要求師長說法善巧。

9. 悲心授徒

如果老師知識為了名利或供養而收徒弟,便不是理想的師長。所以,我們應找真正對弟子有悲心的上師。

10. 教學不疲

第十點要求為師者斷除自利心,只一心教授弟子,不顧自己的疲勞。

以上是經論中提及的大乘明師十德。在現在末法年代,這樣的明師雖不能說沒有,但畢竟是難望在家門前遇上的了。如果我們沒有功德遇上這種最理想的十德師長,我們至少應找一個是具有下列三個基本條件的老師。這三個基本條件是:

1. 儘管這個人不能完全斷除世俗之心,但他起碼重視未來生多於今生福樂;儘管他未必已完全斷除自利心,但他起碼重視利他多於利己;即使他未能完全捨棄世間法,但他重視修行多於日常俗務。

2. 他對弟子以悲心攝受。

3. 他通達三學或至少有一定的成就。

如果能尋得這類略次於理想的師長,我們亦可以依止了。

至於戒師及金剛上師的師資,其中有不少涉及技術上的要求,目前與大家關係不大,所以暫且不講。

師徒關係是無法回頭,亦不可決裂的,所以在拜師前我們必須嚴謹地審察,不可馬虎拜師,也不必急於一時。有些人在聽到這些開示時,早已拜過一些師長為師了。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師長並不達要求,由於師徒關係早已成立,我們千萬不可失去恭敬或者不認師父。我們大可另外再拜其他名師為師長,但對已成立師徒關係的任何一位師長,不論他們在客觀上存在什麼缺點,我們都不可挑過失、失恭敬、決裂甚至不認師長,否則修行就無法指望成就了。如果師長似乎客觀上有些過失,作為弟子我們仍然不可不認師,亦不應對別人說師長之壞話。在最嚴重之情況下,我們頂多亦只可默默地另拜他師,對所有原有師長我們仍要視為師長。作為弟子的人,若對自己師長心生不敬或對他人說師長之不是,由於師徒關係所牽涉到的極重業力,這個人便如同燒焦了的種子不可能發芽般,即使苦修其他明師所開示之妙法,亦極難成就。反過來說,如果師長客觀上真有很大的過失,但弟子仍然敬事他,則仍會有一定的利益及功德。總之,對已有的師長,我們必須小心觀察才決定依止。一旦生起了「他是我的師長!」的念頭,我們便應敬師如佛,觀察過程便告接束,從此我們便只看師長之德,而不可再挑他的過失了。衲這樣說的依據是什麼呢?【金剛手灌頂經】中說:「應見師德行,非挑師過失;見師德行者,能得諸成就;挑師過失者,悉地不能成。」此乃佛陀所親口說的。

如何依止師長

在找到了師長後,依止及敬侍之道對修行者來說極為重要,而且它們的本身便就是修行,出家人對此更要至為重視。寺院是教之根本,而僧人就是持教的人,所以在此環節上絲毫不能出現過失,否則該寺院及傳承便出問題了。依止及敬侍師長之道分為許多層次,譬如說【戒經】、大乘顯部經綸及密部經典,皆各列出不同程度之要求。今天在座的全是在家居士,恐怕無法最嚴格地依經論中所說要求做,但若果我們單只聽一下這些教法,自己以後盡力量地去做,其利益已十分廣大了。明晚衲將講授【事師五十頌】,它裡面講述了密乘弟子依止及敬侍金剛上師的標準,所以今晚衲只講顯學上對承侍師長的要求。

依【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結集的佛陀開示,弟子主要應從心上及行為上兩方面作敬師之事。在心中,我們應以九種心待師、視師為佛,並常念師恩。在行為上,我們當供養資財、為師代勞及依說奉行。

什麼是九種心?它們出自【華嚴經】開示,分別是:

1. 如孝子承侍父母的心;

2. 依止堅定好比鑽石的心;

3. 如大地般堪負重任的心;

4. 如須彌山般永不動搖的心;

5. 如僕人般任勞任怨的心;

6. 如倒糞人般不畏低下工作的心;

7. 如小狗般不顧全自己顏面的心;

8. 如橋樑般樂於承載的心;及

9. 如船舟般重複往來而不倦的心。

我們不論是對坐高座上傳灌頂的著名師長,或是日常與我們一起生活的親教師,總之凡是與我們曾結下法緣的師長,我們都必須視為與佛陀統一體性。前面說過,在審察擇師之時,我們必須看清楚此師有否過失,但一旦在心中確立師徒關係後,我們便不再這樣做,而應常常視師如佛,只看他的優點,不去挑他的過失。以衲為例,衲自出家前便有了啟蒙師長,後來在十歲時出家時,又有了授沙彌戒之師父,再加上幾十年來的戒師傅、講經師傅、教授五部大論的老師、規範師及灌頂上師等,這些衲都必須無所遺漏地視為與根本上師一體,亦即與佛同一體性,並無分別。在衲的心中,必須把這許多師長都視為佛陀的化現,而不是只把其中幾位有名的師父視為佛陀,卻只把較為沒太大名氣的師父視為凡夫。

師長在客觀上來說未必等同佛陀,但這並不是關鍵,關鍵是弟子為了自己的修行利益,就必須視師長為佛陀。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把師長視為佛陀,則無論他是不是佛,你都能得到佛之加持。反過來說,如果你的老師是真正的佛陀,但你卻只視他為凡夫,你就不可能得到任何加持。如果不生信心,即使佛陀天天坐在你面前教導,你也不會有任何成就。歷史上的佛陀有一位叫做「提婆達多」(Devadatta)的弟子,他雖然常常在佛的身邊,但卻沒有什麼得益。許多其他的弟子都因佛陀的開示而證悟了不同境界,但提婆達多卻沒有成就,這正是因為他只視佛陀為凡夫。所以我們常常說,若視師為佛,便得佛之加持;如視師為菩薩,便得菩薩加持;若視師為凡夫,將得凡夫之「加持」,亦即說你不會得到任何加持。

視師如佛是極不容易證得之覺受。前世有此習氣者,在今生中只用幾個月、一個月,甚或短至一周便生起覺受及信心,雖並非沒有,但我們一輩凡夫無此習氣,今生中可能花上四、五年苦參也未見有成,因為要視師長與佛陀不二,的確並非易事,這需要很大的努力及福報才可證得。那洛巴大師在初見帝洛巴時,帝洛巴披頭散髮,完全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大師形象。如果弟子沒有福報,恐怕不易生起信心,但那洛巴卻生起了信心。密勒日巴在初見其師瑪爾巴時,瑪爾巴正在耕田,但這也沒有阻礙密勒日巴的信心。衲在約十九、二十歲前後,曾閱那洛巴傳及密勒日巴傳多次,自此敬師心雖未經苦修亦能自然生起,而且事師亦自然地變得很精進,受到了極大啟發。古代的人許多不識字,書本之流通亦不如今天之普遍,但現代則不同,現在的人都識字,而且很容易買到密勒日巴或那洛巴大師等之傳記,大家不妨多讀、多想,便可知道如何依止師長才正確。總之,視師如佛是修行者必須通過的一關。雖然它十分難成就,但由於缺了它便無法再向上修,所以我們無論如何也必須突破這一個修行上的重大關口。

除了視師如佛及以九種心待師外,我們亦應常念師長之恩典。以衲的一生為例,若非因為眾師長,衲便連字母也不懂,但師長卻教衲識字、穿衣、背經、授予五部大論、授予沙彌及比丘戒,更授予密法,否則衲根本無法可修、無從從佛。客觀上來說,師長之境界或高或低,而最高也不可能比佛陀還高。可是,如果我們從對我們個人的恩典來說,師恩比佛恩還要深。為什麼這樣說呢?諸佛雖然悲心極大及勤於度眾,但我們卻並未被他們直接利益,現在正在利益我們的是我們的人間師長,所以他們的恩德最深。只要我們細細思維,便會發現師恩之深的確無法形容。

在行為上,我們應對師長供養、為師長代勞及依師之開示奉行。對師供養者,包括了實物的供養及觀想中的供養。師長不在我們身邊時,我們如何供養或承侍呢?我們平時修【兜率百尊】、【上師會供】等法門時,便包含了供養、頂禮及承侍師長的修持在內了。所以大家不必擔心,師長在前時我們固然應作供養、頂禮及承侍,師長不在身邊時,無論他在多遠的地方,我們一樣可以供養、頂禮及承侍,猶如在師父座前般。這些供養是為了自己積聚成佛資糧而作的,並非為了利益師長。在為師辦事時,只要不是與佛法相反的事,下至挑水洗腳,我們都應努力成辦。第三點 --- 依說奉行 --- 是三種事中最重要的一種。師長之一切開示,我們必須跟著做。依寺院之嚴格傳統,若衲要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先請示師父,譬如說衲想在另一位師父座前學一些法,如果原來之師長不允,衲便不該去。你們在家居士雖不必這麼嚴格要求,但從原則上來說,師父的開示我們都必須奉行,除卻不合佛法之事為例外。

敬師之利益及不敬師之後果

世上有兩種物件是我們略為輕慢便會積下極重罪業的,但他們亦能令我們積無量功德,這兩者之其一為自己的師長,其二為自己的血緣父母,這是由於其對我們恩重之故。對此二類物件,若我們輕慢、不敬,其業報不等未來世,在今生便會開始成熟,而禍延未來許多生。對在家居士來說,大家雖沒能力完全依足最嚴格的每一條要求來依止上師,但大家千萬不可犯輕慢上師等最嚴重的一類過失。不論對傳皈依、傳戒、傳顯學或傳密法的師傅,若我們輕慢了,譬如說我們不再認他們為師長,或者我們譭謗師長,甚至雙方徹底翻臉決裂了,修行便怎樣苦修亦不會有成,甚至還會影響同壇受灌的師兄弟。以衲為例,如果衲對自己的師長生出邪見,或者不敬師,甚至翻目成仇,衲所學之法乃至所教之法,對你們都不會有用,衲自己修行也不會有成,因為這個法流已經不復清淨。師徒間若出現這類情況,弟子必須親自在師前懺悔,否則的話,即使多年後放下一切而到山洞中苦修幾十年,也絕不能有所成就。若我們曾作下對師長之輕慢及不敬業,我們千萬勿拖延,應馬上在師前懺罪。如果師長已經不在人世,我們則對其遺照、衣袍及遺物等懺罪,心中想著是在向活生生的師長坦白求恕。

佛經說,如果我們如法地依止上師,能得到八種殊勝的好處:

1. 趨向佛境

這不是說在拜師後我們自然便會奇跡地變成佛,而主要是指由於弟子依止上師之言教奉行,我們便會趨向成佛之目標。

2. 令佛歡喜

佛經有云:「如理依止善士時…無餘佛陀至心喜!」我們在對諸佛獻供時,能得供佛之功德,但卻談不上是令佛歡喜了,但在供師時,我們不但積聚了同樣的供佛功德,而且更額外得到了令佛歡喜之功德。

3. 魔不能侵

如果對師長有大信心,一切外、內、密魔類根本無法加害我們。

4. 煩惱息除

假設我們對師長很有信心,我們便自然會聽他的教導做人,這樣便會慢慢減少貪、嗔、癡等煩惱,亦即痛苦之根源。

5. 地道速成

由於得到師長之開示,我們自皈依始,進一步生出離心、菩提心,大乘五道我們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6. 常遇明師

如果我們今生在依師方面沒有過失,便積下了很好的有關習氣及因緣,於未來世常遇圓滿明師。

7. 不落惡道

若於死時憶念師長如佛及其開示,不論師長境界是凡夫或佛陀,三惡道對我們來說,便等同不存在般,我們根本不可能投生於其中。

8. 所願圓滿

這是指世間及出世間的願望皆可達成。世間願望是指今生中之福報;出世間之願望是指成佛等大目標。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沒有師長,便不可能得到以上利益,因為我們講過,無師長便不可能成佛。如果我們有師長,但卻並不敬師,則會導致經論上所說的八種嚴重後果:

1. 輕一切佛

佛經上有說:「輕慢師長等同輕慢一切十方諸佛!」師長是一切佛陀之總體化身,輕慢他便等同對所有佛輕慢,供養他便等同在一?那間遍供了一切佛。

2. 善行盡失

如果對自己的師長生嗔恨心,曾積之功德便盡毀無餘。

3. 無法成就

若不敬師,即使我們修無上密法,也難以成就。這一點前面早已說過了。

4. 造作惡因

輕慢上師者,不但苦修亦無法成就,反而會越修越與成就背向而馳。

5. 成就退失

對師不敬者,不單如前述般無法生出成就,更連本來已生之成就也會消失。以前有一個修行者,他早已證得在天上自由飛行之神通能力。有一次,他在天上飛過,見到師父坐在地面,他便洋洋自得地心生一念:「我能在天上飛行,我的師長反而卻無此能力!」在這念頭一生起的?那,他便由天上掉下來了,從此他便失去了曾有的神通能力。

6. 受惡業報

世上有兩種業報至最嚴重,其一為不敬父母,二者便是不敬師長。對師不敬的人,在今生便會開始遇上不善果報,這是由於師徒間之業力極重,導致其果報來得極快之緣故。從前有一位大師,他的老師是養豬人。有一次,大師在眾人擁戴中前往某地,途中他見到了自己的師父。由於他的名氣很大,他便頓時嫌棄師長身份底下,所以便假裝沒有看到師父,並未上前頂禮問安。由於這一念,他的眼珠竟然跌了出來。這並非什麼佛陀、上師或護法所施之懲罰,而是業力的果報。

7. 投生地獄

不敬師者,會因業力牽引而死後墜於無間地獄中,萬劫不出。這只是忤逆師長之其中一種後果而已,此外還有許多嚴重後果。在佛經中,佛陀對不同惡業所召之不同果報有詳細描述,但在大勢至對佛陀問及輕慢師長之果報時,佛陀欲答:「你千萬不要問!這種果報之嚴重程度,如果我說出來的話,連大菩薩也會被嚇至暈倒!」

8. 不遇明師

如果我們在今生中冒犯師長,便會種下不善的相關緣起,導致在未來許多生中難遇明師,甚至可能會遇上邪師而令自己萬劫不復。什麼是邪師呢?這是指教導或影響我們不信因果、教導或影響我們作惡等的一類人。

結語

現在大家已經清楚明白師徒關係之重要性了。對尋找上師,我們不可視為兒戲,這是十分嚴肅的一回事。我們千萬勿把師徒關係建於世俗心態上,否則這就好比草藤之橋不堪負重。我們應以信心建造師徒關係之橋樑,這才是一道「鐵橋」。如果能尋得好師長,自己又能視師如佛,修持便可望有成。我們的人生十分短暫,所以大家千萬勿像提婆達多般,遇上了佛陀也無法得益。這不是佛陀有缺點,而全因弟子沒有生起信心而已。若果師長對弟子有悲心,弟子也對師長有信心,這悲心與信心二者相會,便可說是距離成的目標不遠了。這是衲可以簽字擔保的,亦是金剛持佛所親口說的。

【遙喚上師】釋義開示

今天開始講授【遙喚上師】此祈請文的內容。此文的著者為一代宗師帕繃喀大師(Pabongkha Dechen Nyingpo,1878 - 1941),其文全名為【遙喚上師‧速引三身無別上師加持之悲音】。這個名稱的意思是在呼喚及祈請和佛陀三身無所分別的上師迅速加持;「悲音」一詞是指由於感動所發出的祈請聲音。
正如在初步生起菩提心覺受後,我們尚需要種種方法令菩提心持增長的道理;在依菩提道次第教法修持依止上師部份,至生起初步覺受後,我們便可依【遙喚上師】等祈禱文而修,令覺受持續增長及進一步堅固。在西藏的格律(Gelug)、薩迦(Sakya)、寧瑪(Nyingma)及噶舉(Kargyu)四大派中,皆各有其稱為【遙喚上師】的祈請文,其具體文字當然並不相同,但其意義是一樣的。

現在我們開始分段講授祈請文的內容。文內的起首是:

喇嘛欽!喇嘛欽!喇嘛欽!

「喇嘛」(Lama)的意思是「上師」,此亦即梵文中之Guru一詞的藏譯。如果依大乘的角度來定義,稱「喇嘛」者必須具有慈悲、菩提心、智慧及力量等,否則不堪被稱「喇嘛」。由於其具上述功德及特徵,所以師長是我們當恭敬之物件。「欽」的西藏原文是Kyin,此即「知道一切、知我、聽我」的意思。在此處,我們呼喚「喇嘛欽」三次,是呼應佛陀之法、報、應三身之意。

現在開始講及正文內容。正文分為三個段落,由第一至第九偈為首段,由第十至第十五共六偈為次段,由第十六至二十共五偈為尾段。

第一偈與佛陀之法身有關,第二及第三偈分別與報身及應化身有關,所以在此有必要先說明佛陀之三身分別。佛陀有三種身,分別為法身、報身及應化身此三者。法身是究竟一味的,並無分別、高下。如果在座的大家都成就佛果了,在法身層面上來說,大家便成為一體了。平時我們說及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或藥師佛等等時,並非在法身層面上描述。諸佛之法身是一味的、不可分隔的,並不分為釋迦牟尼佛之法身、阿彌陀佛之法身……等等。佛陀的法身連十地菩薩也不可感知,唯獨諸佛可見。佛陀之報身由法身所變化顯現出來,但亦只有極高修持境界之菩薩可見,我們凡夫並不能見。不可見並不等於不存在。世間許多事物是我們凡夫的眼睛看不到的,但它們卻真實地存在;同樣地,對我們人類來極為平凡的太陽,天界眾生及畜牲道中的龍族便看不見,這並無任何稀奇之處。佛陀的報身常處其報身淨土中,為諸大菩薩講經說法。這裡所說之報身淨土,並非我們平時常常提及如極樂淨土等的概念。諸佛之報身淨土只有大乘見道聖者方有能力去得到,我們凡夫是去不到、看不見的。除了法身及報身外,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佛陀還示現無數應化身,這是有緣之眾生能有望見到的,譬如說二千多年前本師釋迦牟尼佛便曾示現在人間的印度,此外還有無數我們不能辨知的化身,如同顯宗經典所說恒河沙數之多。法身好比天上的萬裡晴空;報身好比晴空中出現之雲朵;應身則可被喻為大地上露珠中所反映的太陽。天上只有一個太陽,但在下雨後,如果我們細看草地上的露珠,會發現每一顆水珠皆有一個太陽的倒影在其中,整片大地就有無數多的太陽倒影,這便是佛陀為利益眾生而化出無數應化身的比喻。諸佛之數無量,但每一位佛之應化身亦是無量之數。只要大地有露珠,便會有太陽的倒影;同道理,只要有眾生,便會有佛陀的應化身。應化身不只是佛陀的神力化現,而且也是他們的悲心之體現。

現在已解釋完佛陀三身之分別,所以衲開始講第一偈。

一切諸佛智慧大樂法身一味此即一切具恩上師究竟自性

至誠懇切猛力啟請上師法身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這一偈是說上師的自性便是諸佛法身,故比我們向與諸佛法身無別的上師祈請加持,求上師於今世、中陰及未來生生世世皆照顧我們,不離不棄。首二句說上師究竟本質即一切諸佛的法身。剛才衲已說過,佛陀的法身是一味的,無分彼此,無所分別。這裡說上師之自性即佛陀法身,亦即如牛奶中的牛奶,根本無所分別、究竟一體。除卻上師之外,就別無法身了。偈文中的「今」、「後」及「中有」數位,是指今生、未來生及今生與下一生中間、稱為「中陰」(Bardo)的狀態。中陰期往往是極為惶恐的情況,十分可怕,並會幻見種種因業力而顯現的恐怖幻象(注:有關中陰情況,見法師著作【生死之輪】及【生死自在】等)。整偈的意思是說:「上師您的究竟自性便是諸佛法身。佛的法身便是您!故此我向與諸佛法身無分別的您祈求,在我的今生、中陰及所有的未來生中,請不離不棄地照顧我!」

為什麼我們求上師於今生、未來生及中陰期皆不離不棄地攝受我們呢?這是因為我們並不自由,無法決定自己的前途。雖然我們可能自以為自己很自由,便實況卻並非如此。我們無能力決定自己的生與死,亦無法決定未來生的去處。如果我們能自主決定未來生處,誰會願意來生變成一頭豬或者一條狗呢?我們來生之可能變成其他三惡道中之生命,全因我們並無決定能力,只由煩惱及業力牽引投生。我們看看世間的狗、豬或雞,它們難道是自已選擇當可憐的畜牲嗎?當然不是!它們根本無法選擇生處,所以才投生三惡道中。至於中陰,其痛苦亦是我們無法選擇逃避的。甚至單單說今生,我們連自己的生老病死亦無法自主。所以,不論在今生、未來生或恐怖的中陰,我們都毫無自主能力可言,只隨著煩惱及業力而瓢蕩。只要我們一天未得解脫、自在,便毫無真正的自由可言。正由於我們今生、中陰及未來生皆無法自主,我們需要一個依枯,所以我們求上師在今生、中陰及所有未來生皆照顧我們。

如果我們多作菩薩道次第禪修(注:有關菩薩提道次第禪修開示,見法師著作【甘露珠蔓】)而有少許覺受,在念及此「至誠懇切猛力啟請上師…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兩句時,便會因自知無法自主前途,而在心中有酸痛的感覺,每每下淚不已。「至誠懇切猛力啟請上師…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這些內容。在啟請文的前九偈皆重複出現,它們極為重要。

智慧幻化影像勝者具足七支 此即一切具恩上師究竟幻基

至誠懇切猛力啟請上師報身 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法身除佛陀外不可見,連十地菩薩也無法感知,而佛陀別有境界高之菩薩可見之報身,這報身乃由法身所變化顯現。報身具有七種特性,這些特性在技術名相上稱為「七支」,即受用圓滿支、和合支、大樂支、無自性支、大悲遍滿支、遍生無間支及永無滅支七者。有關此七支之說明,在佛學書籍中多有介紹,而且其內容牽涉甚廣、甚為學術性,故衲在此暫且不說,大家若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參考佛學詞典。

此偈說明上師亦即佛陀之具足七支的報身,所以我們向與佛的報身無二無別的上師祈求,請他在我們的今生、中陰及所有未來生中皆不離不棄地照顧我們。

一切所化如其根機種種幻舞 此即一切具恩上師報身變化

至誠懇切猛力啟請上師化身 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為利益無法見得法身及報身之有情眾生,佛陀亦變化出無數應化身,此乃佛陀之悲心及能力的體現。顯宗的經典常常說,佛陀之化身有如大海中的沙粒一樣多。剛才衲也作過一個比喻,大地上有多少顆露珠,便會有多少個太陽的倒影。太陽只有一個,但其倒影卻無量之多,凡有一顆露珠便有一個「太陽」,這便是佛陀化身的神奇之處。

偈中之前兩句是「一切所化如其根機種種幻舞」及「此即一切具恩上師報身變化」。「一切所化如其根機種種幻舞」的意思是說,佛陀化身因應不同眾生需要而顯現出其所需要的形相,只要適合眾生及能利益眾生,佛陀之化身可能以高僧、國王、大臣、將軍,甚至可能是妓女、屠夫或畜牲的形相出現,不見得一定以神聖的佛陀形相從天上降下來。「此即一切具恩上師報身變化」一句,說明瞭這些許多化身皆出自與佛陀報身無別的上師。所以在最後兩句,我們向這樣的上師求請於今世、中陰及所有未來生中不離不棄地照顧我們,這與前二偈的尾二句相同意義。

三身無別遊戲變化現上師相 此即一切具恩上師唯一體性

至誠懇切啟請三身無別上師 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第四偈呼應首三偈,強調上師即佛之法、報、化三身,三身合一便即上師,上師亦即佛陀之三身,然後我們向與佛陀三身無別之上師祈請攝受。

一切無量寂怒本尊上師自性 除此具恩上師之外別無本尊

至誠懇切啟請普攝本尊上師 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由於眾生之根器各有不同,能利益他們的方法亦有所不同,這便是佛陀的廣大事業。在有需要的時候,佛陀顯現為種種寂靜本尊的形相來利益眾生,但對其他某一些眾生,佛陀則化現為忿怒、可怖的本尊形相,這些形相稱為「忿怒本尊」。

這一偈說明上師亦即一切寂靜及忿怒相的本尊,在上師之外別無任何本尊,亦即是在說:「上師,您便是一切本尊!」在後二句,我們向與一切本尊無別之上師作前四偈同樣的祈求。

一切諸佛合一總體現上師相 除此具恩上師之外別無諸佛

至誠懇切啟請普攝諸佛上師 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這偈說明上師亦即一切諸佛的合一體現形相,除卻上師之外就別無諸佛存在了,所以我們向攝持三世十方一切諸佛的上師作祈請,求他在我們今生、中陰及未來生中攝受我們。

一切勝者悲智力體現為師故 聖三部主自然即是具恩上師

至誠懇切啟請三部合一上師 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觀音大士(Avalokiteshvara)是諸佛之悲心所化,並非諸佛悲心以外別有一個觀音存在。文殊大士(Manjusri)是諸佛之智慧所化,除卻諸佛之智外,別無文殊大士存在。同樣地,金剛手大士(Vajrapani)便是諸佛之力量的統一化現;他便是一切佛的力量,諸佛之力量便是他。觀音、文殊及金剛手,即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十方諸佛之悲心,智慧及力量,合稱為「聖三部主」(Rigsum Gonpo)。

在本偈的前二句中,說明瞭上師亦即觀音、文殊及金剛手大士,在他之外別無三部主存在,所以我們是在說:「上師,您便是三部主!三部主便是您!您便是諸佛之悲心、智慧及力量的人間化身!」在後二句,我們向與觀音、文殊及金剛手無別之上師作前面偈文同樣的祈求。

所放百部五部三部一切即師 此等一切收攝遍主亦是上師

至誠懇切啟請諸部主宰上師 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諸佛有無數之多,但我們可以把他們為攝為百佛。如果再濃縮一點,我們可以把百佛再攝為五方佛部,亦即大日如來(Vairochana)、阿彌陀如來(Amitabha)、寶生如來(Ratnasambhava)、不動如來(Akshobhya)及不空成就如來(Amogasiddhi)。如果再濃縮一點來說,五方佛部又可用三佛的概念攝持而代表,亦即代表諸佛身之大日如來、代表諸佛語之阿彌陀如來及代表諸佛意之不動如來。如果再把三佛濃縮,便以一尊金剛持(Vajradhara)為所有佛的代表。金剛持是一切諸佛,鋪展出來講述便是佛之身、語、意,即三佛,三佛再鋪展出來便以五方佛部代表,五方佛部的再進一步開展便是百佛,百佛便等同所有三世十方一切諸佛。

在此偈中,我們是在說:「百佛便是上師!五佛便是上師!三佛便是上師!上師便即是金剛持!金剛持、三佛、五佛、百佛及至一切諸佛等,若收攝來說,便即上師!」在後二句,我們向與金剛持、三佛、五佛、百佛及至一切諸佛無別之上師作前面偈文同樣的祈求。

一切諸佛正法僧伽作者即師 兼備普攝三皈依處即具恩師

至誠懇切啟請普攝皈處上師 今後中有願皆不離慈悲攝受

這一偈是指上師亦即佛、法、僧三寶,亦即我們的皈依處。在後二句,我們向與三寶無別之上師作前面八偈同樣的祈求。

至此第九偈,便講完了本文三段落中的第一段落了。以下由第十至第十五偈,是第二段落。

一切諸佛本體幻化現上師相 慈悲攝受其理思之憶念上師

這二句是說:「與諸佛無分別的師父慈悲攝受了我。每念及此,我便想起上師您!」

於一切佛所棄無緣苦惱若我 示無謬道其理思之憶念上師

這二句是說:「與諸佛無緣的我,師父您卻慈悲攝受我。每念及此,我便想起上師您!」 為什麼這裡說我們與佛無緣呢?佛陀的法身我們無法感知,他的報身我們亦無功德可見,所以說我們與佛的法身及報身無緣。在無始以來,有許多位佛的應化身曾經示現世間,許多眾生因此而得度了,但我現在卻仍然身處六道苦海之中,未曾脫苦,亦未曾得益。在現在的賢劫中,將有千佛示現,在本師釋迦牟尼出現前,已有三佛示現在人間,但我卻無緣得見、無緣得度。在許多劫前,古佛曾說現在年代之眾生難度,但本師釋迦牟尼卻說:「由我來承擔這項事業吧!」,所以諸佛當時讚歎本師為「大心力者」。然而,雖然本師釋迦牟尼佛示現了,但我現在卻仍然在六道之中,無從得脫,並未因他的示現而得度。所以說,諸佛三身我皆未沒緣得見或得度。在現今,卻是師長在對我開示脫離輪回乃至成佛的法門。諸佛之功德及恩典固然極大,但我並未能直接得益,現今直接照顧我、攝受們的是師長。所以,從此角度來說,師恩比佛恩還重。

難得大義妙身抉擇利害得失 無誤欲取心要思之憶念上師

在六道中,能生為人類並不容易,這是十分稀有的。在人身轉生中,又分為暇滿人身及普通人身。暇滿人身是指有機會及能力修學佛法的人,後者指缺乏機會或能力的人,二者之間以前者至為難得。既然我們已得到此至為難得及寶貴的暇滿人身,我們不該白白把它浪費了,而應令其有變得意義,所以我們必須選擇做能真正利益自己的事,而避免作不利自己的事。

此二句的意思是說:「既得到難得人身,我必須選擇作利益自己的事,而避免作不利之事,以令人生有意義。每念及此,我便想起了上師您!」這兩句呼應【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之「於有暇身勸取心要」部份。

忽爾忽爾死大怖畏降於自頭 不知所措本性思之憶念上師

由此二句開始,涉及【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之「於共下士道次修心」部份的教法。文中說:「死亡會突然地降臨,到時我將不知所措。每念及此,我便想起了上師您!」

今生圓滿一切當下忽然離去 孤獨前往本性思之憶念上師

此二句是說:「在死時,不論我曾擁有多少財富或親友等,終必孤獨、懼怕地一人孤單上路,連一根頭髮也無法帶著走。每念及此,我便想起了上師您!」

自身赤裸墮於可畏地獄火中 至極難忍本性思之憶念上師

餓鬼處中無福飲食涓滴亦無 痛苦現前覺受思之憶念上師

愚昧畜生極可厭惡不淨劣緣 如是自身覺受思之憶念上師

在死後,並非一切便終結了,而會另有投生去處,所以我們必須關心來生前途。依因果規律,大惡業力者生於地獄道中,中等惡業力者將生為餓鬼,惡業力輕者則將生為畜牲,善業者則生於天、人或阿修羅道中。由於我們自知所曾作惡業很多,善業卻從不曾多作,所以我們可以推論來生的去處必定是三惡道。

以上六句呼應三惡道的苦。初二句的「自身赤裸墮於可畏地獄火中?是指地獄道,第三及第四句描述常受饑渴大苦的餓鬼道,最後兩句描述畜牲道。這六句是在說:「想及未來我必將投生於三惡道中受此種種苦,我便念及上師您! 」

苦惱若我如今將墮彼惡趣處 從彼救護皈處思之憶念上師

這兩句是在說:「我已十分接近落入三惡道之厄運,能作我依止的唯獨有三寶。每念及此,我便想起了上師您!」 這兩句呼應【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有關皈依的部份教法。

黑白業果如影隨形微細進退 如理而行其理思之憶念上師

「黑白」二字是指惡及善業二者。這些善及不善業的力量,乃至最微細的業力,都會像影子般跟隨我們,善業將牽引福樂果報,惡業則感召痛苦果報。所以,一個人能否得到福樂,視乎他曾作之業。最細微的因果關係,則只有佛陀才能知道,譬如說佛陀能見到此刻衲的少許腳痛源自哪一生中、哪一刻的某個小業因,這些都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感知的範圍。可是,我們可以依粗顯的定律說明業及果的規律。總之,我們既然欲得樂離苦,便應依因果規律而行止。以上這兩句正是說:「每思及必須依因果的道理而行時,我便念及上師您!」這兩句呼應菩提道次第教法中之業果部分。

無邊三有猶如牢獄眾苦之源 從此解脫方便思之憶念上師

在六道輪回中,上至最高享樂的天界,下至最深的無間地獄,其本質皆為痛苦。我們一生中所經歷的,不外乎是苦苦、壞苦及行苦等痛苦。從佛的眼中看,輪回就是苦的根源,猶如一個牢獄般,眾生正好比獄中受刑的囚犯,所以佛陀為眾生開示了苦諦及集諦,即苦之本質及其來源。把我們栓在輪回中不能出脫的枷鎖是什麼呢?這便是煩惱及由其驅使而作之業。肝癌等病頂多隻可能折磨及危害我們一生,但貪、嗔、癡等煩惱卻禍延所有未來生。所以,現今我們有了堪能修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乃至即身成就之殊勝密法的人身,且又懂得因果與業力之道理,如果不趁此黃金機會醫好自己的煩惱,令自己脫出痛苦的迴圈,便白白浪費了這個千載難逢的人身了。如果我們懂得事理,便應做利益自己的事,而避免做有害自己的事,所以我們應努力修持共中士道中之出離心及解脫道內容。佛陀在其道諦及滅諦教法中,便為我們開示了這些法門。

以上兩句是在說:「無邊輪回是痛苦之根源。每在思及出離心及解脫之道時,我便念及上師您!?這兩句呼應【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之「于共中士道修心」 部分。

可畏有海渦卷無邊苦惱母親 墮落逼惱本性思之憶念上師

這兩句是說:「正如我自己在輪回苦海中不由自主,如母眾生亦是如此。每念及此,我便想起了上師您!」 它們與菩提道次第教法中之上士道呼應。

說至此便講完了三個段落中的第二段落。

第二段落每兩句便出現一次「上師護念」,而在第三段落中,每兩句便以「求師加持」為句尾。什麼是「加持」呢?我們在求上師給予哪種「加持」呢?所謂的「加持」,並非指我們求師賜予什麼神奇的法力或神通等,也不是指在夢中見到佛陀對我們放光等等。見佛、見光等事,並非真正的加持。發夢、神通等,也不是真正的加持。如果我們辛辛苦苦地修行,到頭來只是見到佛陀放放光,或者得到一個吉祥的夢境,這就等於我們白修一場了!如果我們沉迷於這種幻境,它們不單不可說是佛陀或上師加持,反而可以說是魔的「加持」!那麼怎樣才算是得到了加持呢?如果我們對因果更加深信了,又或者我們善良的心增長了,這些才是真正得到加持的微兆。反過來說,如果在修行許久以後,我們對三寶或因果等卻更加生疑,則不論我們是否晚晚見到或夢到佛陀放光,也並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加持。有關這一點,大家必須十分清楚。
現在衲開始講第三段落的內容。

三主要道與二次第甚深覺受 於自相續無難生起求師加持

文中的「三主要道」這幾個字是指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性正見(注:有關三主要道教法,見法師著作【甘露心華】)。如果能於此生中生起三主要道的覺受,便可說是不枉此生了。「二次第」這幾個字是指密法中之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二者。「自相續」這幾個字是指我們的心。這兩句是說:「求師父加持我,令我心中輕易生起顯法中之三主要道及密法中之生起及圓滿次第的所有成就。」

為什麼要祈求自己生起三主要道及二次第成就呢?這是為了要成佛而利益眾生。如果我們尚未能自救,又如何能醫治別人呢?如果我們未能生起出離心,就連自己也救不了。如果未能生出平等心、慈心及悲心等,頂多便只能局限性地幫助少數眾生少許,而對其他眾生看也不想去看。故此,我們必須先具備三主要道乃至密法二次第的成就,方有圓滿的悲心、智慧及能力來幫助一切眾生。

出離之心勇猛生起求解脫故 一心精進修習三學求師加持

此二句強調三主要道中之出離心。出離心是修行之基礎,而戒、定、慧等能令我們出離六道的三學則是法寶,亦是主要的皈依處。如果我們欲修好三學,便要通達三藏法要。在學好了三藏及修好了三學後,法寶便不再是外在的皈依處,而己與自心相契合了。故此,我們在此兩句中向上師祈求加持,求他令我們能生出堅固而不退的出離心,並能勤修戒、定、慧三學。

一切眾生我自解脫增上心擔 殊勝菩提心寶純熟求師加持

現在所說及之兩句,是與菩提心有關的內容。我們在此兩句中,祈求上師加持我們能在心中真正生起菩提心。

在菩提道次第教法中,有詳細教導我們如何一步一步地培養菩提心的開示。我們的父母從我們入胎起,便盡心盡力地照顧我們,從小開始餵奶、餵飯,乃至後來教我們穿衣、說話及走路,又把我們送去學校受教育,這些都是無比的大恩。如果我們觀察畜牲,也會發現同樣的偉大母愛。不論在我們過去生中的哪一生,哪怕是生為畜牲時,每一生中的父母皆對我們有如同今生父母之大恩大德。由於過去生之轉生次數無量,所有眾生皆曾不只一次當過我們的父母,我們怎可以捨棄他們不顧呢?故此,我們必須培育菩提心,透過思母及念恩等菩提道次第所教授的方法,令此心生起。在座中修密的人,如果我們能每天抽出一小時或三十分鐘,如是地培養菩提心及前述之出離心,這樣才會令修密有意義。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對菩提心一點也無真切覺受,即使我們明白其道理,也沒有太大意義,再受更多的密法灌頂也于成佛之事無助。

抵達廣大佛子行際難思心力 一心隨行勝者大海求師加持

「佛子」一詞是菩薩的別稱。在此兩句中,我們祈求上師加持,令我們能具有與眾菩薩同等之心力。

菩薩的心力是無邊廣闊、不可思議的。在本師釋迦牟尼前生修菩薩行時,他曾身燃千燈為求四句開示。許多其他菩薩為了利益眾生,曾佈施自己的頭、身、心、眼及手腳等。對於這些善行,我們雖然目前還做不到,但若我們多讀及與隨喜它們,其利益亦甚大。

空與緣起明空互伴一同現起 離邊正見最上通達求師加持

此兩句講及三主要道中之空性正見。在此二句中,我們祈求上師加持,令我們能通達離開兩種錯誤邊見的空性正見,亦即中觀應成見。

有些人誤以為什麼都不思想便是在修空性,這是極為荒謬的邪見。許多人認為一切皆實有,這也是不對的見解。如果說一切皆不存在,這種見解則更錯。我們常常說到「空」,這並非指一切並不存在。說一間房子本質是空性,是指它並無自性,亦即說它只是由空地、四面牆及水泥合成,再加以一個名字 —「房子」,它才得以存在,所以它不過是因緣加上安名而已,並無一個獨立、自存的自性房子存在。今晚並非解空的場合,所以衲不再深入解釋這個較為深妙的概念了,留待以後在別的場合才深入講解(注:有關空性教法,見法師著作【甚深微妙】等)。總之,以為一切實有,或者認為「空」便等於「不存在」,這些都屬於不正確的邊見,並不符合空性正見。

基位庸常生死中有轉三身道 能熟生次體驗速生求師加持

這兩句說及密法二次第中之生起次第。生起次第的特色是把凡俗的死亡、中陰及轉生過程轉化為修行法身、報身及應化身的道,即句中說的「基位庸常生、死、中有轉三身道」。在座中沒學過密法的人,必定不明白這裡所說的內容,但由於它涉及密法,衲在今晚這場合不宜深入地講,而且亦無此必要,總之我們知道此兩句是在求師令我們速得生起次第成就便足夠了。

風心融入中脈四喜四空遊戲 幻化天身朗然現起求師加持

這兩句涉及密法中之圓滿次第。在圓滿次第中,我們把稱為「風心」的微細心氣收攝入於中脈,而生起四喜四空,並成就幻身。大家對衲所說的聽不明白很正常,因為這與密法有關,在現今階段大家還沒學到,所以現在大概聽一下這些概念便足夠了。我們只需明白,在此兩句中,我們祈求上師加持,以令我們修成圓滿次第。

能取所取表皮蛻盡本面赤裸 值遇真理勝義上師求師加持

平時我們所說的、活生生的人間上師,只是世俗意義上的上師;看穿輪回之外相而直達其核心實相之體驗,則被形容為「真理勝義上師」。要達到值遇勝義上師之境界,我們必須依靠世俗義上的、活生生的人間師長。故此,我們在此兩句中祈求師長加持,讓我們能早日得到看穿輪回外相直達核心實相之體驗。

二障戲論滅盡大樂法身界中 自與上師三密合一求師加持

「二障戲論滅盡」是指除了煩惱及所知二障,這便成就了佛陀的大樂法身境界。「三密」是指外密、內密及密密。此二句是在說:「求師父加持我除去煩惱障及所知障、證得法身而與上師合一!」

總之乃至安住菩提心中不離 子繼父業願具恩師大悲加持

最後兩句祈求上師令我們與菩提心不離,而最終能繼承歷代祖師之事業。

在正文的三個主段落後,最後是:

喇嘛欽!喇嘛欽!喇嘛欽!

有關「喇嘛欽」的意思,前面已經講述了。

至此已講畢【遙喚上師】全文。無論有無口傳,弟子皆可每天念誦這殊勝的祈禱文。這樣做的利益會很廣大,加持亦會來得極迅速。

【事師五十頌】釋義開示

今晚開講【事師五十頌】這部論著。衲曾在根本上師赤江仁寶哲座前聽受這部論的完整講解及得到其口傳傳承。如果依傳統方法來講解這部論,起碼要用上十天時間,故今天我們依宗喀巴祖師之注疏簡單講述其重點,這樣會比較簡潔及易於明白。
【事師五十頌】的著者為巴布拉大師(注:梵文Aryasura,藏文Babula,漢傳佛教中稱為「馬鳴」)。藏文【大藏經】中的密續部共有二十至三十卷左右,【事師五十頌】被收於此部中。

西藏的佛學典籍有一個傳統,凡是由梵文翻譯成藏文的經論,皆會標明原本梵文書名,然後才列出其藏文譯名;西藏本土之論著,則只有藏名,而並無梵文名稱。【事師五十頌】的藏名是Bla-ma Inga-bcu-pa,但在藏文版【事師五十頌】的首頁,卻寫著Gurupancasika,這就是本論的梵文原名。在藏文版的起先印論的梵名,是為了標示藏文版【事師五十頌】乃由梵文翻譯而來,而並非西藏祖師之著作。

佛經和宗喀巴祖師都說過:「一切世間與佛法上之成就,無不出於師長之恩德及開示,故依止師長乃修行及成就之根源!」依止師長分不同層次,此亦即說小乘對修行者如何敬師有其要求,大乘顯宗的要求又比小乘者嚴格一點,大乘密宗對敬師的要求則最高。【事師五十頌】的內容,全是有關依止上師的教授。這些教授本來出自【大藏經】裡的顯宗經典及諸密續中,並非本論著者自創,但著者把它們從許多經續中抽取了出來,濃縮地結集為此五十頌偈。本論主要講授修行者如何依止金剛上師,所以這是對密法修行者的要求,而並非對顯乘或小乘修行者的要求。衲並非指小乘或顯宗行者不必敬師,這裡只是說佛教對他們的敬師要求比較低,並不似本論中最為嚴格的要求而已。【事師五十頌】雖然屬於密法中的教法部份,但從未學習密法的佛教弟子,仍可學習其內容,這是宗喀巴大師之注疏中所說,其依據在注疏中有詳述,大家可以自行參考其漢文譯本。假設有一個人首先依止某師長學顯乘菩提道次第多年,後來他學得差不多了,心欲向同一位師長求學密法,便應先學【事師五十頌】,看看自己能否做到論中之要求。雖然他先後面對的是同一位師長,但由於師長的身份將從顯宗上師進一步變為兼具密法金剛上師之身份,弟子的敬師程度便有必要提升至密法中對敬師之要求程度了,所以他必須在學密前預早學習【事師五十頌】的內容。

現在開始講本論內容。剛才衲已經提過,我們將依宗喀巴祖師之注疏來釋義,但在原注疏中,宗喀巴大師引用了許多佛經中之依據以作補充,我們今天由於時間有限,衲就不會深入地把這些較學術性的佛經引句一一解釋了。

現在我們開始一句一句地解說。

得具貴勝金剛薩垛上位因 上師足蓮如實恭敬為作禮

清淨續說依止彼 今總集說其敬聽

這四句包含了著論者對師長之敬禮及其著論的原因和依據。此四句的意思是說:「在已證得空樂不二智慧境界的上師足前,我如法地恭敬作禮。由於許多經論都說我們應當依止師長,我現今把這些散見於諸經續中的開示結集起來,聽者及讀者應恭敬地學習它們!」文中的「貴勝金剛薩垛」是指已得空樂不二智的具德師長。後二句說明著者並非自己發明瞭什麼新創的開示,而只不過是有所依據地把這些眾多散見於各經典中的有關開示,濃縮地彙集在一起成論而已。這裡說明瞭兩點:第一,論中所教內容全部有根有據的,並非著者自創,所以堪作指引;第二,著論之原因是由於依止師長的開示散見於極廣大的佛學典籍中,故有必要把它們彙集在一起,以便學習。

已能獲得勝灌頂 如是金剛軌範師 十方所住諸如來 三時現前為作禮

這一偈解說了為何弟子應對自己的金剛上師禮敬及承侍。

在未求灌頂前,弟子應已具備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性正見此三主要道(注:有關三主要道開示,見法師著作【甘露心華】)之覺受。未能及此資格者,若對此三者通達、明白,亦可勉強說是及格。以上乃指過往的年代,現今許多事及許多傳統都變了,但大家應起碼對菩提道次第教法有所認識及學習,方有受灌頂之資格。若連這起碼要求也達不到,受灌頂亦只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別無太多利益可言,亦難望可得到什麼實在的成就。衲在這裡所說的灌頂,是指正式的、包含寶瓶灌頂等環節之大灌頂一類,而並非指大部份公開法會中所授之隨許類(注:藏文Jenang,在漢地時亦稱作「結緣灌頂」)。給予我們這類正式灌頂的師長,我們稱之為「金剛上師」、「金剛阿闍黎」或「金剛規範師」等,即梵文中的Vajracharya。金剛上師的定義便是如此,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之上師。衲有時見到有些人隨便稱別人為「金剛上師」,這是不太正確的稱呼。我們對任何師長固然皆應恭敬而尊稱,但如果他們並非傳授密法的師長,便不稱為「金剛上師」,這是定義上的分別,而與恭敬或否並無關係。

現在說及的此偈內容說:「對受過其灌頂的師長,十方如來皆於三時現於其前年恭敬作禮!」文中的「十方」是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及下十個方向,實即指一切虛空。一切佛尚且對賜其灌頂之金剛上師三時作禮,何況我們這些凡夫弟子呢!所以這裡是說,金剛上師是堪受我們禮敬的,我們理應對賜予密法灌頂之師長禮敬。

以最勝信日三時 獻花中圍而合掌 頭頂接足為作禮 開演上師當敬事

這一偈是說,在每日的三種時段中,我們應對金剛上師合掌、獻花、供養曼達(注:梵文Mandala,漢文亦譯作「中圍」)及頂禮等,以表示尊敬。偈中所說的三時,是指日及夜的初、中、後三個時段。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並非日夜皆坐在自己的金剛上師面前,所以我們不可能每天向他們的真實肉身作禮。受過摩訶無上瑜伽密部灌頂的弟子,有誓言每天必須修六次或廣或略的其中一種上師相應儀軌,這種儀軌的內容包括了對師長之供養、頂禮及獻曼達等。每天修這類儀軌六次,便正好符合了諸經續及此偈中於「日三時」對師長供養、頂禮及獻曼達等的要求。

師或在家新出家 為避世間譏毀故 以持禁戒心作禮 面前所置正法等

若獻座位若起立 作事業等諸敬事 有禁戒者普應作 唯離拜及非妙業

這二偈說及對師作禮之例外情況,其內容是說:「如果弟子是出家人而為師者是在家人或比弟子受戒晚的僧人,為了避免世俗上之非議,弟子於頂禮時應面向師前的佛像或佛經,而只在心中頂禮師長便可。對師獻座、站立迎師及為師長辦事等其他事,並無例外情況,唯身頂禮及為師父洗腳此類事業,在必要時可以開許。」偈中的「有禁戒者」是指沙彌、比丘、沙彌尼及比丘尼;「非妙業」一詞是指在世俗上被視為低下的工作,例如為他人洗腳等事。

從密法的角度來說,一個人是否具備當金剛上師的資格,與他是否一位僧人並無必然關係。許多具資格的金剛上師是出家比丘或沙彌,但也有些金剛上師是在家的居士。一位合格的金剛上師必須具備各種資格,譬如說他必須具足德行、曾得傳承、曾完成密法閉關及熟諳佈設灌頂壇城的學問等等,但卻並不要求金剛上師必須是出家的比丘。假設有一位比丘對一個現在家相的金剛上師生起信心,向他求得了灌頂,從此他便成為了這個現居士身份的上師之弟子。前面已經說過,作為一個弟子,恭敬頂禮及供養師父,從密法的師徒關係來說這是恰當的。可是,在不懂密法傳統的人眼裡,如果有比丘向居士頂禮,他們便會認為不合理,甚至造作不善口業而非議比丘的傳統,這樣便不太好了。再舉例說另一種情況,譬如授灌頂的金剛上師是一位剛出家的比丘,弟子卻是僧臘較長的比丘,若依密法傳統來說,弟子頂禮上師固然理所當然,但若依比丘傳統來說,早出家的比丘不應向新出家比丘頂禮。在以上這類情況中,為了避免別人非議,弟子可以對上師面前的佛像或佛經頂禮,而只在心中頂禮上師。這只是指在可能導致別人造作口業之必要情況下方可開許。在其他情況下,譬如說根本沒有第三者在場或第三者理解密法傳統的情況下,弟子則仍應作禮。至於其他弟子應作的事,例如站立迎師、供養上師、為師辦事及讓座等,即使自己身份是比丘弟子而上師現居士相或僧臘較短,仍然應當如法進行。總言之,十方諸佛尚且對其金剛上師頂禮,作為比丘弟子向現在家身或僧臘較短的金剛上師頂禮等,本來並無錯誤,然而為了避免損害比丘傳統及避免不懂密法的人非議,在上述之特殊情況下,弟子可以不用身體頂禮及不必作為師洗腳等事,但其餘承侍諸事仍然必須照辦。

剛才解釋了敬師之理及講解了恭敬師長之例外情況。以下由第六至第九偈,是有關挑選金剛上師而依止的教授。

第六偈是:

上師及與其弟子 同等失壞於誓句 勤勇軌範及弟子 最初應互相觀察

在修持顯道有一定基礎後,若心欲入於密乘,便應重新尋找合資格傳授密法的上師。傳密法的上師,既可以是以前已成立了師徙法緣者,亦可以另外尋找而依止。假設我們以前只有能傳顯乘法義的師長,此時我們便需別覓金剛上師。如果在教我們顯乘法義的師長中,有具密法傳承者,師徙間在傳密法前仍然需要重新互相觀察,這是因為一旦傳了密法,師徙關係將會提升至另一層次的原故。

在古印度的傳統中,准弟子會對準金剛上師觀察多年,至認為有信心了,方提出灌頂之要求,此時准上師不會馬上答應,他亦要觀察弟子多年,確認准弟子是學密之根器,方正式傳予密法。為什麼我們對傳授及接受密法這麼謹慎呢?經中有說,正如雪獅子的奶必須用琉璃寶皿才能裝載,如果倒在泥皿中,皿便會破裂,根本無法盛載這麼寶貴的東西;同道理,非根器者根本無法承受密法。如果師徒間未經觀察,隨便地傳授和接受密法,一旦傳了法而弟子失壞誓言,對雙方都不利,根本沒有任何利益可言,反而只會帶來害處。

在衲年青時的年代,尋找合格之金剛上師並不難。當年有宗座達賴喇嘛尊者的正、副經師鈴仁寶哲及赤江仁寶哲住世,他們兩位是藏地公認的大師,所以不必太多觀察便可以放心依止。當年在青海、甘孜及日喀則等地區,亦皆各有當地之傳承代表性人,這些都是被公認的宗師,所以求法者可放心地依止學法。對這類派內各大寺院公認的大師,我們可以幾乎不加觀察便依止,但這只屬例外的情況,對其他人我們仍應善加觀察,切不可隨便拜師學法。准弟子觀察准密法上師,先不看上師是否嘴巴上說得天花亂墜,而首先必須查看傳承。無清淨傳承者,即使說法如何精彩動聽,也都是沒用的。上師觀察密法弟子,則主要看其有否一定的智力、信心與誠心。

具慧弟子不應從 無有悲愍而忿毒 貢高貪著不守護 自矜而伐為上師

以上第七偈說明瞭哪種上師不堪依止。它的大意是說,有智慧的人,不應該依止無悲心、具嗔心、具我慢、具貪心及喜歡自誇者。所謂「無有悲憨」者,是指無心解救眾生之苦的人。如果一個人沒有悲心,便無當金剛上師之資格。對自己喜愛的人比較好,這不叫悲心,這只是世俗上的執愛而已。這裡所要求的悲心,是指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的悲心,而並非指世俗的執愛心態。一個無悲心的人,連顯乘師長之資格也未具備,所以他當然亦無當金剛上師之師資。有嗔心、傲慢心、貪心及自誇等過失者,當然亦不是理想的金剛上師,這一點相信不必多解釋了。此外,無密法傳承者,若自己聲稱可傳授密法,這些便是徹頭徹尾的騙子,大家亦不可以依止。

堅牢調伏具足慧 具忍正直無諂曲 了知咒與續加行 具足悲湣解諸論

畢竟曉了十真性 善巧繪造中圍業 了知宣說咒加行 其心專一根調伏

前面第七偈說明瞭哪種是不堪依止的准密法師長,現在說及之第八及第九偈,正說明瞭堪作金剛上師者的資格。

理想的金剛上師,應該時時刻刻能管好自己的身、語、意。文中的首二句 --- 「堅牢…無諂曲」,正是指能調伏自己的身、語、意。其餘的要求,包括了對戒、定、慧三學及三藏、五明通達,自己亦在努力實踐這些佛法,更要通曉密法。有關通曉密法,這裡的定義分為內及外各十種資格,亦即偈文中所說及的「十真性」。這些資格,大概包括了能授四部灌頂、通曉各種念誦及供養、擅長佈設壇城及懂得結印及火供事業等等,在此無必要一一細述,大家若有興趣可自行參考市面上的佛學書籍。

總之,若具備上述條件者,我們經謹慎觀察而生信心後,方可依止學密。密法層面上之師徒關係至為重要,大家千萬不可輕視。在拜師前,我們必須善加觀察。在一旦受灌頂後,師徒關係便告成立,我們便不可以讓這關係有任何破損,否則修行便難有所成。

於彼等同怙主想 既為弟子若輕毀 即名輕毀一切佛 是故恆常當得苦

在現今末法年代,師徒間互相觀察不多,許多人隨便拜師受灌頂,甚至有些人在剛受了灌頂、離開道場時便已開始在背後罵師長:「剛才那個喇嘛話太多了。害得我這麼晚才能回家吃飯!」,這樣的情況十分可悲。我們要明白,金剛上師傳於我們的,是令我們可以在一生中便成就佛果的法門,而成就佛果,原本是需要無量劫才可以達到的,所以這種恩德尤為深重。若謗自己的密法師長,便等同謗一切佛,其果報極為可怕。

若有輕毀軌範師 便由疫氣傷害病 鬼魅熾然或諸毒 增上愚癡而命終

王法火難或毒蛇 水或空行或盜賊 鬼魅邪引所殺害 從此墮入那落迦

普於一切軌範師 何時不應惱觸心 若由愚癡而現行 那落迦中受煎逼

諸所示現極可怖 若無間等那落迦 一切輕毀軌範者 正說應住於彼處

是故一切勤勇者 預其金剛軌範師 大慧自善不矜伐 何時不應起輕毀

若對自己的金剛上師輕慢或生起邪見,其業報十分深重,而且來得極快。十惡業乃至五無間重罪之罪業,我們尚可依師所教地去懺淨,但若連恩師亦輕慢了,其業報難以淨化,在今生我們便可能遇上如同【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說之早夭十八種死因;在死後,我們會被此極重業力牽引而墜入三惡道中投生。

以上數偈,說明瞭輕慢金剛上師之現世及未來世果報,並勸喻我們千萬勿作這種後果嚴重的惡業。現今許多人根本不知密法上之師徒關係的嚴重性、不懂敬師,只勤勞於到處拜師以求更高、更深的密法,於得法後卻不恭敬自己師長,甚至隨便批評及至漫?,其後果極為可怕。若已曾作此等惡業者,千萬不可拖延,而應馬上在師長面前懺悔。如果師長已不在世,我們亦應在其身像、照片或遺物前,心想面對著活生生的師長,以至誠的心懺罪。

以上第十至第十五偈,教導我們遠離不敬金剛上師。由第十六至第四十三偈,則全是有關如何敬師的教授。

諸有恭敬供上師 隨順師故而奉施 從此熾然等侵害 當來亦令不出生

這說明瞭了恭敬地供養上師所喜之物等敬事,能淨化不敬師之過失。

於自誓句軌範師 以非可施妻與子 及以自命常承事 況復變動諸財物

正如本師釋迦尼佛前生身燃千燈為求一偈開示,我們亦應把自己的身、命、心及一切所有供養師長,甚至連自己最為執愛的女兒或妻子獻于師長為奴為僕也心甘情願。文中的「非可施」一詞,正指極難舍離的物件,譬如妻子、兒女乃至自己的生命等。對這種要求,在座大家不見得能辦到,而且在一般情況下也無比必要,但我們應至少知道經論上對敬師之要求程度,而祈禱我們有一天能達及這層次的恭敬心態。

是故無數俱胝劫 極難獲得大覺位 若有具足勤精進 亦於現生能賜予

第十八偈說明瞭供養師長的理據。依顯乘來說,成佛必須經過三大無量劫方能成功,但金剛上師卻賜予了我們一生中便可能成就佛境的勝妙法門,這種大恩如何能報呢?對這麼深恩的師長,我們當然應以一切所擁有的恭敬供養,而且這些供養對比其大恩,亦只不過是聊表寸心,並不足以報其深恩。

恆常守護自誓句 恆常供養諸如來 亦恆奉獻其上師 此與一切佛同等

欲得無盡真實者 以其少分堪悅意 變成至極殊勝者 若彼若此獻上師

若能於此恆施供 即是恆施一切佛 此施名為福資糧 資糧令得勝悉地

此三偈頌說明供養師長如同供養一切諸佛,所以我們應以自己所喜悅的物品供養師長,以迅速地集聚成佛之功德。由於師長之恩德深重,他們是我們積集功德的最勝功德田。大家不必對此感到驚訝。業力極為深妙的一回事,因應對像之不同,同等事業之果報亦不同,譬如說我們若殺害自己的親父母,由於其對我們恩重之故,其業報比殺害一個陌生人重得多;同道理,由於其恩重之緣故,即使一位師長客觀上只是個凡夫,他仍然是弟子的最勝資糧田,供養他便等同供養諸佛。

在古印度,歷代祖師皆不惜身及命供養師長,這些典故我們可以在祖師傳記中讀到。在供養時,我們必須注意,應當供養上師喜愛的東西及自己珍愛的物品,而不是把低劣的財物供養。在供養時,我們也應注意供品之緣起是否吉祥。一般來說,供養空心的東西不太吉祥。在供養時,我們切不可心想正在利益師長或對其有施恩,而應心想這是為了自己聚累功德而作的。作為師長者,為了讓弟子積德及懺淨,則應慈悲地接受供養。

密法誓戒要求弟子日三次、夜三次向師長供養,所以我們必須小心遵守這些密戒。在修誦六節上師相應儀軌時,我們象徵式地每天六次在觀想中供養師長,這可說符合了這一條密戒要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常常供養,以令自己得益。

是故弟子應具足 悲捨戒忍諸功德 軌範師與金剛持 不應觀為有別異

作為弟子,我們應該具備文中要求的「悲」、「捨」、「戒」及「忍」。「悲」是指悲心;「捨」是指供施身、語、意及一切所有;「戒」是指持戒;「忍」是指身、語、意皆堪受痛苦。此外,我們必須視師為佛。

可畏等同壞塔罪 不應踐踏上師影 況復更所不應踏 若鞋若墊若乘等

在顯法層面上,弟子必須視師如同佛陀;在密法上層面上,弟子則更要視師長及佛陀無所分別。上述兩種心態,在程度上有深淺之別。在四部密續中皆有說到,弟子必須視金剛上師為佛陀,二者並無分別。譬如說你拜了一位僧人為金剛上師,他對你傳了密法灌頂,你就必須視他為佛。即使他在客觀上只是一個凡夫,你仍要視他為佛,否則修行便難有成就。視師長為佛,得益的並非師長,而是弟子自己。

既然我們視師為佛,他的影子、坐墊及衣袍等,我們皆不應跨越,他的坐騎我們也不可以使用。如果上師對我們說:「你騎我的馬去買點東西回來。」,或者上師示意我們用他的坐墊,這是例外開許的情況,並無過失可言,但在一般情況下,若無師長授權,我們不應當這樣做。

跨越師影、佛影和塔影等,大家或許看似是小事,其實其業報極重。在顯宗的經典上,屢有提及不可腳踏塔影或佛像之影子等。我們既然皈依了,便應該依皈依學處所要求,而視一切佛陀代表為真正的佛陀。在尼泊爾及印尼等地,由於以往佛法興旺,所以有許多佛塔及露天佛像等文物,許多附近居民把它們當作晾衣服的地方,衲見到了每每感到十分痛心。如果腳踏佛或塔,便違反了皈依學處。在現今世界各地,衲常見到遊客爬到戶外佛像或佛塔上拍照,這是很不好的。如果是佛教徒這樣做,則更加不可接受。

大覺慧者以歡心 精勤聽受上師命 若如理事無力能 其所不能婉言謝

依師當得諸悉地 若增上生若安樂 是故一切精勤者 不應違越上師命

此二偈說弟子應如命成辦上師所吩咐的事。然而,這其中亦有例外情況,譬如說在自己有病而無能為力時,如果即時說明理由,這便沒有過失。又或師長命弟子殺人,我們當然知道這是不如法的事,作為弟子的便應即時婉言回答無法成辨辦。這裡的關鍵是,上師吩咐的我們應盡力辦成,但在真實無能力時或在該命令不合理時,我們便應當場婉言說明,這便不會有過失。如果我們沒有當時婉言推辭,卻含含糊糊地接受了任命,後來卻辦不到或者沒有進行,這便存在過失了。

上師諸物如自命 上師所愛亦如師 上師眷屬如親屬 依於等住恆思惟

對於與師長有關的人與物,我們亦當謹慎而恭敬,譬如說師長所養的狗或馬,我們出於師長之尊敬,亦不可打罵或輕視,其他如師長之親戚等亦同理。對於師長之財物乃至遺物,除非上師曾說明贈予,否則絕不可隨便取來自己使用,而且更應以性命保護它們。如果我們妄取一位修行極高的師長之財物,由於他在心中對財物無所執愛而施予三寶及一切眾生,此偷業便等同偷取一切佛及一切有情眾生財物之業力,其果報很重,並不同於其他偷業,所以大家千萬要謹慎。

止憩床座或前行 或作束縛其頂髻 置足於墊手置腰 上師面前皆不應

在與上師同行時,我們不應走在他的前面。在上師面前,也不應以手叉腰或躺著。在上師坐下時,我們也不應該搶先坐下。至於偈中說不應作的「束縛其頂髻」,乃指印度的文化傳統,和大家無關;一般來說,我們注意勿在見師長時戴帽或奇裝異服便可。

上師安住或起立 不應偃臥或端坐 恆常於彼諸事業 善巧興作令圓滿

在上師站立時,弟子不應坐著。在上師坐著時,弟子則不應躺著。

除遣口唾液沫等 伸展其足於坐墊 往來經行或諍論 上師面前皆不應

在師長面前,弟子不應吐痰、無故來回走動或爭執,亦不可伸展腿部,特別是不可把腳底指向師長而坐。

摩擦支體或舞躍 歌詠伎樂皆不應 加行眾多雜言論 能聞近處不應作

此偈是說弟子不應在上師面前多說廢話、閒談無聊的事、摩擦肢體及興歌作舞等。

鞠躬從座而起立 當大恭敬而端坐 黑夜渡水道可怖 得教令已能前行

在上師起座時,我們要馬上起立示敬。前面說過弟子不應走在師長前面,但這裡列出了開許之情況。在黑夜、引路時或在陌生地方時,我們可以在師長的同意下走在其前方引路。

軌範所能現見前 具慧不應旋扭身 不應以背倚柱等 不應牽曳其指節

在師長在場的時候,弟子不應候著牆壁或柱子懶洋地倚坐,也不應屈曲指節發出聲響。

總之,以上幾偈所說的都是基本禮貌,與漢地對待長輩的禮節大致相同。

或濯其足或浴身 拂拭及與撫摩等 皆應先行為作禮 禮已後當隨所喜

在替師長洗腳或作推拿、按摩醫療等事前,應先對師長恭敬頂禮,在事後亦應以頂禮作為結束,而且應視這種事情為淨化自己罪業之修行機會。

若當稱說上師名 名後隨行面前文 為令所餘起恭敬 故先稱說勝敬詞

在有必要提及師長名字時,弟子必須加上恰當的尊稱,絕不可以直呼其名。如果師長是一位具轉世者身份的人,我們稱呼為「某某仁寶哲」便沒問題,因為「仁寶哲」一詞本身便是一種尊稱。假設師長並無轉世者身份和名號,我們不可以對別人說:「我老師名叫『慧海』」,而應該說:「家師是尊貴的慧海法師」一類的恭敬語。

若於上師請教令 即應說云如命行 雙手合掌勿散亂 當善聽受上師教

發笑及與唾痰等 當善以手遮其口 作所命事究竟已 當以柔順語啟白

在師長有所吩咐時,弟子應合掌而認真地聽令,然後回答說:「弟子會如命照辦!」。在辦完事後,又應向師長報告:「師父交代的事已經辦妥了!」

在上師面前,不應吐痰及應避免咳嗽。實在有必要咳嗽時,則應以手或手帕遮口。在離開上師時,應後退而行,不可用背對著上師。

師前調順而端坐 善護所著衣等相 以膝著地而合掌 為求聞等三啟白

在求上師開示或灌頂時,弟子應合掌而啟請三次。在聞法或接受灌頂時,我們應穿著整齊,比丘應披上法衣,在家人則穿乾淨衣服,而且依傳統最好不要穿黑衣。在坐著聽法的時候,應該用心聽,身體也應端正及安靜。

於作敬事一切行 其心應離於我慢 慚羞怖畏善防護 住於初適嫁女相

一切輕佻等所作 開演師前應遠離 所餘類此諸所作 自內觀察應遣除

這兩偈是說,弟子應遠離傲慢之心及切戒輕佻,而應像新嫁入門的媳婦般規規矩矩,做事及說話小心翼翼。如果我們以前曾經犯獵,則應當改正!。

以下由第四十至第四十二偈,主要針對具備當別人上師之資格的弟子而說,與今天在座的眾居士沒有太大關係。

善住中圍及護摩 攝收弟子及講說 其處若與師同住 未得許可不應作

第四十偈是說,如果我們與師父同住或師徒在同一地區,在有人要求我們為佛像開光、傳授灌頂、說法、收徒或舉行火供法會時,我們必須先求得師長同意方可進行。若師長不同意,我們便不應進行。偈中的「善住」一詞是指為佛像開光;「中圍」是指啟建本尊壇城而授灌頂;「護摩」便是指火供儀式。

這一偈的前提是弟子已具備作這些事的資格。若自己無資格,當然就根本不存在問師長同不同意及進不進行的問題了。

若開眼等隨所得 一切皆當獻上師 師於所獻取受已 有所餘者隨所喜

在為利益他人而作開光、說法、灌頂或火供等事後,若得供養,應先供奉自己的師長。如果師長推辭,我們才可自己留起。偈中的「開眼」一詞,是第四十偈中「善住」一詞的另稱而已,此亦即漢人稱為「開光」的佛事。

上師弟子非弟子 弟子亦非上師前 隨行所有諸敬事 及作禮等當摒退

第四十二偈是說,在自己師長面前,不應接受自己弟子的頂禮或供養等。此亦即指在師徒共三代同時在場時,作為自己師長之徒而又是自己弟子之師的人,不應在自己師長面前接受自己弟子的頂禮或供養等。如果在自己的弟子中有同時亦是自己師長之弟子的人,我們固然不可在師長前受其頂禮等、為其說法或以師長的身份自居;如果在場的全是自己的弟子,我們同樣亦不可在自己師父面前接受頂禮等。

今天在座的聽眾全是在家人,恐怕不太可能在未來收徒傳法,所以前面數偈的內容與大家關係並不大。

隨於軌範有所獻 或軌範師有所賜 具慧於彼應鞠躬 以其二手而持取

在師長賜予東西或在把東西呈予上師時,弟子應當恭敬地以雙手接受或奉上。

能以正念無忘失 自遍行皆精進 同 法違越自所行 以歡喜心相勸阻

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及心態應小心規範,不令出錯。如果有同門犯了錯誤,我們則應好好提醒及勸說他。

有病恭敬師事業 亦未得師賜許可 於諸遮制雖現行 具善心故不成罪

第四十五偈講授例外的開許情況。如果我們患了重病,師長來時我們無法坐起或無法頂禮,或者我們因病而無法辦到師父要求的事,這是沒有過失的。在情況許可下,即使在這種情況,我們也應盡力求得師長開許,但若實在無法進行敬事又未得開許,只要心裡存著善心及敬心,亦不存在過失。

此中多說何所用 令師歡悅所應作 令師不悅皆遠離 於彼於此當精進

悉地隨順軌範師 大金剛持所親說 既曉了巳以諸事 一切為令上師悅

前面說了許多如何敬師及如何遮止不敬的教授,而第四十六及第四十七偈則把它們歸納了起來。

此二偈是說,總之一切能令師長悅意的事都應積極進行,而任何會令師長不高興的事切勿做,這便是依止師長的關健。如果能做到這兩點。任何成就皆輕易能得。

本論說至第四十七偈,已講完依止金剛上師的要訣。

意樂清淨諸弟子 已正歸依於三寶 隨順上師而轉者 便應施與令記誦

第四十八偈說明應該對什麼人宣示上述教法。一般來說,如果有人已皈依三寶及進入大乘,且對修學密法有興趣,我們便可宣說此論,以對其說明欲修學密法必須注意的事項,令其不犯過失。有些人誤以為本論涉及密法,所以不應公開講授,但宗喀巴大師卻曾解釋:「此論雖與密法關連,但並未真正談及密法不共內容,而為了讓准密乘弟子有所準備,對其宣說本論並無不妥!」

次乃施與咒乘等 令得成為正法器 一十有四根本墮 正所應誦及受持

這一偈是說,在弟子對顯學有了一定基礎後,應對其說示本論中之依止金剛上師教法,然後授予正式的大灌頂,再令其學習並守持十四根本等密戒,令其不至犯錯。

如是弟子隨師轉 生無餘利無過患 集此我積無邊善 願諸有情速成佛

最後一偈是著本論者之回向及圓滿文。

以上已說完五十偈內容。大家在對顯學有了基礎後,若又欲學密,則應先學此論,看看自己能否達到這些要求。如果肯定自己能做到這裡所說之標準,我們便可依論中所說準則尋找堪作依止的金剛上師。

拜師不是一件可輕率進行的事。現在有不少人看報紙宣傳後,便盲目地拜師求法,這是十分危險的事。如果我們閱讀過往祖師之傳記,便會明白應該如何謹慎地挑選上師。對宗座等大師,由於其特殊身份,我們可以儘管參加其傳法。此外,如遇上藏地公認為大德之鈴仁寶哲及赤江仁寶哲等宗師大型傳法時,我們亦可少作觀察便決定依止,但仍然需要預先象徵性式地向其侍者說明:「我想接受大師之灌頂傳法!」,然後才能正式成立師徒關係,否則不能算作師徒,也不見得能真正得到灌頂。在受法後,我們便應如論中所教地依止上師。

修密法並不是容易的事。如果離開了本論所教內容,不論你如何在山洞中苦修,也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至此,衲已說完【事師五十頌】,希望這些開示對大家的修行有所幫助,也祝願大家吉祥如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