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3 September 2011

三部主合修略轨

大藏寺祈竹活佛所编【三部主合修略轨】

  皈依胜圣三部怙主尊 顶礼胜圣三部怙主尊
  加持止息病痴错乱诤 虔求加持众生皆安乐

  文殊咒:
  om wagisvhra mom

  观音咒:
  om mani padme hum

  金刚手咒:
  om vajrapani hum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三部怙主尊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大藏寺祈竹活佛所编【三部主合修略轨】 的导修

  今晚所传的是三部主(Rigsum Gonpo)。三部主乃佛教最主要的其中三位本尊,故此在古印度佛教雕刻上,常会见到这三位的形象出现。三部主是诸佛之悲心化相 —— 观音、诸佛之智慧化相 —— 文殊及诸佛之力量化相 —— 金刚手。这三位大士代表了三世十方一切诸佛之悲、智及力,故称“悲智力三部主”。他们三位其实早已成佛,其菩萨相只是因众生之利益而化现的。大悲观音及大智文殊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相信不必多介绍了。金刚手乃密法之主。为甚么称他为“密法之主”呢?这是因为佛法中很大部分密法,都是佛陀向金刚手宣说的。

  在西藏,如果寺院或房屋的座向不佳,譬如说所面对的山形不好,或水流方向不对,导致你们说的风水不佳等问题时,人们往往会把三部主之形相刻在石板上,再把石板朝向不佳之方向,以此克制不佳的运数。在常发生泥石流、山崩或塌方的危险地带,西藏人亦会以同一方法改善。当然,若我们能自己修诵三部主的仪轨及真言,会比用这些石板的功能来得大许多。若有人修三部主的咒或整个仪轨,他的家宅乃至附近地区皆会得到大利益。

  前行开示

  正如其他仪轨一样,首先我们必须诵念皈依文及发心文三次或多次。皈依及发心文是: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在念诵任何仪轨或咒前诵皈依文十分重要,因为这确保所修之法有效、有益及如法。

  正行开示

  这个是一份极略的礼赞仪轨。若我们欲作观想,此时应观三部主在前,观音处中间,文殊在他右边,金刚手在他的左边,就与平时常常见到的三部主画像一样。我们必须以大敬信心念诵仪轨,观不观想三部主其实倒并不重要。在信心及观想二者之间,以信心为首要。若具信心,不观想三部主在前亦不成问题,反正诸佛本来就遍布虚空,而且我们一动念,他们便已在前方了,并不会因我们无观想而“缺席”。反过来说,若观想清晰及持咒勤奋,唯缺乏敬信心,虽仍会得到一些利益,但却不会得到心中的加持。

  现在我们念诵仪轨的礼赞偈:

  皈依胜圣三部怙主尊 顶礼胜圣三部怙主尊 加持止息病痴错乱诤 虔求加持众生皆安乐

  这段偈文首二句是对三部主的皈依及顶礼,第三句祈求他们息止在灾祸,尾句祈求加持众生得到福乐。

  在末法时期、五浊恶世中,世界上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新传染病症。虽然我们现在已见此类情况,但现在尚未到最严重的阶段。在未来,会有细分为十八种的传染性绝症病毒,而且会有全球性的饥灾、旱灾及战乱。现今世上虽亦有战争,但也有和平的国家。在未来的刀兵劫中,人类的慈悲心会更式微,到时便会出现全球大战的惨况。在西藏及印度,于建造佛塔时,塔基均会安放许多刀、剑、及矛等兵器,佛塔建造于其上压着兵器,这正是为了推延刀兵劫的来临及制造和平的吉祥缘起之故。上述偈文中的第二句,尤其是祈求三部主止息这些佛经预言将会发生的人类劫难。

  在礼赞后,便到了持咒的环节。持咒的数目没有任何规定,我们可以持文殊咒一百次,然后诵观音咒一百次,再诵金刚手咒一百次,也可以诵更多次,而且三咒的数目不必相同,总之是随自己的意向决定。不过,生命无常,我们不知何时会死,应该趁有机会时多修行。如果你可预知时期,你就不必赶快修,大可以计划好临死才勤修也不太迟。问题是,我们不知死期,所以趁今天还在生,我们今天就该争取多诵几百次、几千次咒。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明天可能就没这机会了!

  首先诵文殊咒:

  om wagisvra mom

  这个咒与我们常听到的“嗡阿拉怕喳那地”不同,但这亦是文殊大士之真言。二者功效及意义相同,但这版本的咒称呼文殊的密号。

  然后我们持观音咒:

  om mani padme hum

  有关观音咒,相信不必衲作介绍了。

  以下是金刚手咒:

  om vajrapani hum

  结行开示

  最后便是四句回向文: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三部怙主尊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我们以刚才所修之功德,回向以令众生迅速达到与三部主同等境界 —— 佛境。

  现在已说完此法门的修持方法。在修诵时,最重要的是要有大敬心。同时,我们必须密行,没有必要到处说自己是修行人,因为这样做时修行并无好处可言。


http://hk.plm.org.cn/gnews/200856/20085695305.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