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0 September 2011

死水微瀾

首先,衲想提醒大家的是:雖然今天我們在這裏講的是死亡的過程,但還是希望大家平時就努力修行,不要臨死前才開始準備,那樣恐怕太遲了一點。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一天下來不善的念頭佔了大多數,一生用於修行的時間又甚少,如果想在臨終的時候能憶念彌陀、憶念三寶,其實是很難做到的。我們沒有甚麼修行的人,臨終的時候心中必然充滿恐懼,哪裏還會有心思去憶及淨土、憶及諸佛呢?所以在場的諸位,現在去修行才是最好的時間,我們能在心裏調整好我們的動機,生起好的發心,常常憶念淨土,臨終的時候再配合我們死亡前的準備一心往生,那才是最好的修行。

佛教認為我們的身體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空所組成,世界也是由四大元素組成,外面的四大元素對我們身體的四大元素是有影響的。死亡的時候,四大元素會分解。當地融入水時,我們會看到像海市蜃樓一樣的煙霧般的幻象。一般人認為臨死的人眼睛也看不到,耳朵也聽不見了,在這個時候已經算死亡了,但其實神識在這個時候還在起作用。如果臨死的人惡業重大,在經歷這個階段時,他會看到大大小小的石頭像雨點般向自己襲來,壓住自己。死者身體上的感覺雖然已經逐漸失去,意識卻仍在活動,所以他們會幻見這樣的幻象,意識上的痛苦還是很大的。為甚麼我們說臨死的人的師父對他的指引那麼重要,就是因為此時作為師父的一方能夠告訴他現在實際的狀況,告訴他所有看到的都只是幻象,接下來 會如何如何,並且告訴他不用害怕,而應該如何做。地元素融入水元素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是兩、三分鐘左右。

當水元素融入火元素時,因為個人業力大小不同的緣故,所看到的幻象也會不一樣。如果是惡業重的人,在這個階段,會看到整個宇宙好像燃燒起來,自己也在烈火之中,受極大苦。惡業輕的人在這個階段,會看到如同太陽升起時,在廣闊的地方一層層清楚的雲之幻象。雖然我們活人看不到這些現象,但如果我們靠近這正在經歷死亡的人,能聽到他的胃裏發出聲音,便能分辨彌留者正在經歷此階段。這個過程大概持續四、五分鐘。

之後就是經歷死亡的第三個階段:火融入風元素。在生理上來講,在這個階段,臨死的人的身體已經開始冰冷,意識感知到的是猶如小火花在眼前飛舞的幻象。如果我們這時在他們旁邊唸誦,對他們來說,聽到的聲音就如同從很遙遠的地方傳來那樣。眼、耳等對外的「視窗」——五根——在這個時候也已經近乎全部「關閉」了,此時只剩下意識還在活動。

當最後一口氣呼出的那一剎那,風大元素便融入意識。這是第四個階段。世俗上這個時候就認為人已經死亡,但其實還並沒有,因為佛教認為此時雖然斷氣了,但意識還仍然在身體裏面,所以不能算完全死亡。以佛教來講,意識是存在於心裏的。一個經歷死亡的人,從手腳開始冰涼,但完全斷氣後如果去摸一摸他心臟的位置,這個時候,由於意識還是存在的,所以還是有一點溫度的。如果一個惡業重大的人,在死亡時,會從頭部開始變得冰涼,最後足部還有一點溫度。如果是這樣的現象,那麼我們知道他的轉生是很不好的。一般的人則是從頭、足兩端向當中逐漸變冷。現代科學的觀點,認為人的意識在大腦而非在心,我們不必去爭論,在臨死時看看體溫的變化經過,就知道佛法真的是無虛的了。

在極端的情形,比如我們特別興奮或者悲傷的時候,我們仔細觀察,也能感覺到意識是在心這個位置的,就如同我們深夜獨自穿過小巷,如果此時有一個陌生人突然跑出來,在我們嚇一跳的時候,就能察覺到神識是在心這個位置的。這種類似的經歷和感受,很多人都經歷過。佛教認為意識是存在於心的,而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資訊的收集和分析都由大腦來完成,所以大腦就如同辦公室一般。

衲在這裏再講一個故事:從前西藏有一戶人家的主人,他的鼻子開始潰爛。那時沒有現在這樣對病症取的名稱,或許他的病就是今天稱為「鼻癌」的病況也說不定。之後這個病擴展到臉部、頭部,最後直至頸部。到最後的階段,他連頭都沒有了,但還是維持了兩、三年後才死去。他的子女也很辛苦地在此期間照顧著他;比如給他餵食糌粑,就要很小心,如果不小心落下一點食物到氣管裏,他會很痛苦。這樣的奇聞曾經記錄在冊的有兩次,一次是距現在三百多年前,發生在藏區東部;衲講的這個是近五十、六十年前的事情,發生在西藏中部。如果業力非常重,死亡的過程就會像這樣漫長而痛苦。這樣的事情也說明意識不是存在於大腦而存在於心。

回到本來話題,在這個死亡階段,我們的意識狀況可以用「死水微瀾」來形容。跟著會經歷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在佛經裏有個專門的名詞,叫作「白色」。意識裏就看到整個宇宙都是像白天一樣明亮的白色。人的身體在活著的時候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可是當人一旦死亡時,身體的血管、經絡等都會鬆弛下來,失去功用。順帶一提,很多人可能聽說過藏傳佛教裏的淨土法門,除了持誦佛號和咒語外,還有一種叫「破瓦法」或者「遷識法」(Powa)的。修破瓦法的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把意識送到淨土。

祈竹仁波切開示於福建法海寺


http://cheri_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09787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