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8 October 2011

《福份無量》——積福之道開示

前言

【福份無量】乃依據大藏寺法台祈竹仁寶哲於二零零四年在佛教顯密研修院香港分院所作開示,經翻譯及編輯,另增補法師著作【本尊海會I】中之薰煙供養法門開示內容而成書。

本書內容淺白易明,其中對福德與因果的關係有詳細解釋,但卻並未涉及艱深之佛學概念與名相。對初入門之佛教徒來說,本書是一本極佳的入門書籍。


佈施與福報

布施是菩薩六度之一,乃成佛之方法。布施的定義是以無吝嗇或不捨得的心施捨,其關鍵在於布施的心,而非布施的物。

布施有不同層次,若以利益眾生而發願成佛的心行施,這是成佛的因;若以為求解脫之心行施,此即成解脫之因;若以普通層面之利益他人的心行施,此雖不為成佛或解脫之因,但仍會帶來極多布施之善果。

布施分為三類,一為法布施,二為無畏布施,三為財布施。我們今天的講題主要針對第三種,但前二種衲也略為介紹一下。

法布施

我們先講一講法布施。甚麼是法布施呢?在未遇正法前,眾生是愚昧的,猶如盲了眼一樣,分辨不出善與惡的分別,所以他們不斷作惡,以致墮入三惡道中受苦,萬劫不復。法布施便是對眾生施以佛法,令盲者開眼而見到光明。

欲正式作法布施的人,必須有好的發心、動機,而並非為了想弟子眾多、出名或求財。在開示佛法時,必須自己具有清淨及由佛陀經歷代祖師未曾中斷過地傳下來的傳承,同時在開示時不可有誤導之過失。在說法時,不可把大乘、小乘、顯乘或密乘混雜地教,亦不應單單為了討好聽眾而說聽眾愛聽的話。正確的開示,必須是有歷代師承、正確無誤及依次第而教的內容,目的是為了聽眾能得到真正的利益。若對大乘根器說小乘法,或對小乘根器說大乘法,效果必然不會太好,而且亦非圓滿的法布施。

有些人以為教授邪術亦是作法布施,這是不正確的。教授邪術、邪咒等法門,並不是作法布施範圍。在現代我們比較少接觸到邪術,但在古代的印度,有很多行邪道的術士,他們有一定的神通能力,而且常常以這些神通能力加害佛教的出家人及行者。作為佛教徒,我們不必怕這些佛教的邪術,亦無必要專門學它們的對治及剋制方法。只要我們對三寶一心依上,邪術便不可能加害。此外,我們亦可修度母等法門(註:見法師著作【本尊法會】系列之第三及第四集),便可防止邪術加害。

在座中大部份聽眾並非出家人,而出家人亦不一定有一天會成為正式登座說法的法師,但這不代表我們不可行法布施。只要以作法布施的心,對別人在閒談中說一些慈心的道理,或說及因果與業力,或教導別人戒殺,或引導他人皈依三寶及行十善業,這全部屬於法布施的範圍。我們在日常誦經時,若令附近的牲畜、昆蟲乃至人等聽到經咒之聲,這亦算是法布施的一種方式。所以,任何人皆可以他的適當方式來作法布施,並不限於大法師之流方可修這種善業。

無畏布施

無畏布施的意思,是把壽命施予眾生,譬如說我們把屠房中待殺的牲畜買回來放生,這便是無畏布施的一種了。

在作無畏布施時,我們應以適當的智慧運作,以盡力確保被放生的眾生暫時無生命危險,譬如說我們把牠放在安全的荒野中等等。當然,我們無能力令眾生永遠不死,但出於善心,令其暫逃一劫,已是十分大的善業了。

常有很多人問及有關捐血的問題,衲在此亦順便談一下。捐血能令有需要的人得到救助,這肯定屬布施善業。若對方因此而活命了,這應屬無畏布施種類。此外,由於血來自身體,在某種角度來說,它亦有點類似身布施;又由於身體來自父母及祖輩,以身體而作之善業,便是利益在世或已故的父母與祖輩的最佳辦法(註:有關利益父母之開示,見法師著作【孝份無量】)。

財布施

法布施、無畏布施與財布施均能得很大的福報,但法布施主要乃身為法師者之工作,無畏布施則與延壽較有關聯,而財布施則為在家人積福之最有效方法。福份並不單與物質財富有關,但對很多人來說,財富是極重要的。財布施的最直接果報便是令我們豐足、有財。

財布施亦分很多種類,譬如說它可分為外物及內物布施等。內物是指自己的身體,外物則包括其他外在的東西,例如金錢、食物及藥品等。

我們先講所布施的物品。並非給予任何東西都屬圓滿的布施行為。布施品必須來源清淨,即並非偷來或以其他惡業所換取來的。此外,布施的物品必須恰當,譬如說對持素的人施予肉食或給別人壞了的食物,便是不恰當的布施品了。在一般情況下,送武器或毒藥,讓別人可以傷害其他眾生或自己,亦屬不當之列。所以,若我們贈送釣魚用品給別人,這便不算是如法的布施行為了。作為佛教徒或希冀得福樂的人,第一件事便是不該傷害眾生的生命。真正的三寶弟子,應該為了保護其他性命而連犧牲自己生命亦在所不惜,怎可以刻意傷害其他生命呢!所以,我們不應贈送武器或釣魚用品等給別人,亦不宜經營釣魚、打獵用品或武器生意。

布施的時間有時亦很重要,譬如說在泰國等地及古代的印度,有不少持過午不食戒的出家人,如果我們在午後才對他們供養食品,這就是不恰當的時間了,所以此布施行為亦說不上是恰當的布施。

總之,布施必須令對方滿足,同時亦不傷及對方或其他眾生的身心健康,否則便失了布施之意義,亦不能得到完整的布施之善報。所布施之物品,並不限於金錢,藥物、衣服、食品及房舍等全都可以是恰當的財布施物品。

至於身布施,必須有一定境界的行者才能做得到,我們凡夫無法真正圓滿地做到。基督教常常說耶穌為了人類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大概真有其事,而且亦值得讚嘆,可是我們的佛陀卻為了一切眾生而犧牲了生命無數次之多,這更加值得我們讚嘆、頂禮。對聖者來說,若有人來求祂的心臟,衪會毫不猶豫地把心挖出來贈奉。這種修為我們連想像也想像不來!可是,我們雖暫時做不到此等大善業,但我們可以閱讀祖師及佛聖等的傳記,看看祂們如何為眾生而捨身命,譬如說佛陀的捨身餵虎之善行等。在無法效法之情況下,若我們起碼能心生讚嘆,這也有其功德。

為甚麼衲叫大家勿急於布施身體呢?這是因為我們根本未到達此境界。若瘋狂地亂加效法,只會因痛楚而自然生起瞋心,反而得到反效果。菩薩行者即使活生生地掏出心肝贈予他人亦能安然做到,衪們不會有絲毫思及自己可能會死的問題。我們顯然並非這等大士之境界。不要說活生生地送贈身體了,在我們中有許多人連在死後捐贈器官予他人之善行亦不敢答允;在被一隻蚊子輕輕地叮了一下時,我們第一反應是甚麼呢?我們往往馬上會想:「不知道牠有沒有病毒?我會不會受傳染?」我們只會想及「我」、「我」、「我有危險」、「牠該死!怎麼敢叮『我』!」,但我們絕不會在第一時間去想:「牠一定是肚子餓了!真可憐!」我們眼中及心中只有自己,絕無他人,更不必說其他非人類的眾生了。即使在布施時,我們亦主要是為了求自己的福報,重點仍往往不是放在對方的身上。以往有一個噶登派的祖師,他的耳朵中有一條毒蟲跑了進去,所以他去看醫生。醫生說:「這十分簡單!我幫你把這蟲毒死就行了!」祖師像聽到天下最大的奇聞般,他馬上說:「這怎麼可以呢?絕對不行!」,所以他就走了。他寧願死也不願傷害這條小蟲。後來他倒沒有死去。他一直修自他交換法,準備面對死亡,可是後來毒蟲卻自己跑了出來,結果祖師便沒事了。我們想想這位先輩的心態,再看看我們自己。換了是我們,必定連思索一秒鐘亦不必,馬上便會決定殺死小蟲,而且我們會有許多堂皇的藉口支持自己的殺生行為。在平時,我們假裝修行得很好,但在一出了事時,我們往往變得與其他畜牲分別不大。由此可見,在我們現在的境界,高談甚麼身布施的意義並不大。順帶一提,捐血救人及應允在死後布施器官予有需要的人,是極佳的善行,而且是我們能輕易做到的布施。這兩種布施,應可說是與身布施相似的善行。

此外,我們亦可在心中把自己的功德布施予一切眾生。

除了布施的物品及時間必須恰當以外,我們亦必須具有好的布施心。布施時,受益的是自己,我們是為了自己而布施的,所以我們切勿看不起受施的對象。如果有人來求施,我們不看這些人的需要之大小,卻對順眼的人多給一點,對不順眼的人冷言冷語,這是很不好的。有些人為了求名或求利而布施。在這些情況下,他們的動機是世俗之心態,所以難說能得福報與否。受施方肯定是得益了,但這類的施主並不一定也得益。總的來說,布施必須基於歡喜之施心,絕不可有吝嗇、不捨得之心理。若能以出離心或菩提心行施,則福報會更大。

佛教中有一種稱為「財尊法」的法門,修這些法門能得世間及出世間之財富(註:有關財尊法門,見法師著作【本尊海會】系列第一及第三集)。在古代,一般傳統是先修長壽法,次修增長智慧之法門,最後便修財尊法門。為甚麼有這先後次序呢?這是有理由的。若有財、有智卻短命,最終還是一事無成,所以延壽是最重要的;若壽命長卻無智慧,便無法分辨善惡,長壽可能反令自己有更多機會造作更多惡業,導致無利益而反而有害的後果,所以智慧是第二項要求得的;有長壽又有智慧者,若又能得財富,便可以利用這些財富來利益及救助許多眾生了,所以財尊法排第三位。財尊法有沒有效果呢?它有一定的利益及效用,但也要看行者有無適當的善因。過往曾有一個僧人寫過一偈,偈文中僧人向財尊祈請的其中兩句說:「若我過往曾布施,此生不必向汝求!」這是甚麼意思呢?這是說作布施的人,即使不欲得到財富,財富也會自然地追隨他。即使他不修財尊法門,財富也會自己追上門來。由此可知,欲求財富者,布施才是究竟的法門。財尊法門不能說完全無用,但它的奏效與否其實最終亦取決於行者有否如布施等之善因。如果我們在過往世曾行布施,有了布施之因,這個因本來尚未成熟,所以暫未見其果報,現在我們修持財尊法門,便猶如在未發芽的種子上淋水、施肥,令它迅速地提早結果,這樣便能見到一定的靈應。若完全無因而又不願做新的布施等善因,恐怕修甚麼財尊也沒有用!

除了布施以外,對聖眾行供養,其功德與福報亦極大。舉個例說,如果我們誠心地向佛陀聖像供燈,這便是極容易而福報甚大的一種法門。

供燈必須留意,燈油要用較優質的油,燈芯的粗幼及長短也要剛好,否則便會有黑煙及焦味或在燈明時發出輕微爆裂聲,這都是不很吉祥的。供燈有很多利益,同時也有一種傳統的占卜法。這種占卜不為別人問事,而只是一些真心修行的人,在自己遇到無法決策的情況時,依賴三寶祈求啟示的方法。修行才是最重要的事,但我們也不妨見識一下這類問事法。據很多人說,這個方法也的確頗準確的。

我們先把油燈擦得乾乾淨淨,再裝上極好的燈芯及上好燈油,然後把燈供在佛像前方。我們坐下來誠心祈請,先觀想度母、觀音或任何佛陀在前,然後我們對三寶供燈,並一心祈求啟示,同時心想尠我們要問的事。在發願後,我們不必坐尠等,只須在燈油燒完而燈火自然滅了以後,觀察燒剩的燈芯之朝向,以此來推測吉凶。

若燒剩的燈芯朝向東方,代表事情會順利、吉祥和如意,這是肯定式的答案。若燒剩的燈芯朝向南方,答案是否定的,事情會有障礙、不能如願。燈芯朝向西方代表中上的結果。燈芯朝向北方就代表有一點不太好。

一般人應在佛像前供燈問事,但對高境界的行者來說,無佛像也可以。作這種占卜問事的關鍵,是必須有很好的發心和對三寶有很真誠的信心,有無佛像並非最重要的因素。

在大藏寺有一位老師父,他的眼力不好,但他很喜歡觀燈占卜,所以他總愛命年輕的僧人代他看燈芯的狀態。這位師父在燈芯的朝向不吉利時,他便會擔心。我們年輕的僧人總會胡亂說些吉祥的徵兆來敷衍他。他每次供燈都會問,他每次問我們就每次胡亂說吉祥的話,他卻從來沒懷疑過為何他問的事永遠有吉祥的答案,所以他總是很高興的。我們年輕的僧人這樣胡亂地敷衍老和尚,一半是為了免得老和尚擔心,但也有為了搗蛋的心理。當時我們都太頑皮了。這樣做其實很不好。

衲今天提到了供燈,所以才順便說說觀燈問事法而已。對三寶有信心而欲用這方法問事的人不妨一試,其他人當作是長點見識也就是了,不必太認真。

除了供燈外,有一種薰煙供養法門亦十分適合在家居士積福之用。這種供養同時供養所有聖眾,也布施予所有六道眾生。煙供的對象有四組,一為三寶眾,二為具功德眾,三為六道有情,四為冤敵及魔眾。在對三寶眾行供時,我們以恭敬心作供。對具功德眾供養時,我們應以請貴賓吃飯的心供養。在對六道眾生布施時,應以慈憫之心而作。在對冤敵及魔眾布施時,應有類似還債後如釋重負的心態。有些人以為薰煙供養法是對鬼類施食,其實這是種誤解。薰煙供養法門之供養及布施對象,包括了一切三寶聖眾,亦包括一切六道眾生,何止鬼類而已!在同一座間,我們上供一切聖眾,下施一切眾生,所以其功德及福報不可思議。在布施時,布施對象包含四百四十種病魔及很多其他魔類,這供養就如還債般,從此牠們不會加害我們,所以這法門能除去一切障礙及病患。在供養聖眾及對其他眾生布施時,我們積集了極大善因,所以能得極大福報。在西藏我們常常會修薰煙供養法門。它雖然並不被稱為「布施」,但其實正是布施的其中一種形式。

若我們願行布施,其實並不乏機會。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滿街都是乞丐,這就是我們利益自己及利益他人的最佳機緣。

布施法門的直接果報是令我們今生及未來生不至貧乏,這包括了金錢、食物及藥物種種方面的貧乏不足。許多人以為學問、出身及智商是成為富足的人之條件及前提,但我們若加以觀察,會發現很多人既有良好出身,又有很高學歷,智商又十分高,且比任何人都更努力,但他們卻一事無成。富足其實並不取決於上述因素,而取決於業力及心態。若人富但吝嗇,其實根本亦說不上是真正的富足,而且難以得到快樂;若不肯布施,甚至見死不救,或勸阻他人行施,今生及未來生皆不會有福報,甚至極可能在未來生於餓鬼道之中。如果我們以良好的動機,又好好地作正確的布施,便能得到福報,家庭也不會有障礙。

持戒與福報

在印度某地,佛陀開示了十善業教法。為甚麼佛陀在該地開示十善業呢?這是因為當地的人作十惡業之情況十分嚴重,佛陀不忍見他們因作惡而種下惡因,故為他們開示十善業。十善業是達致福樂的方法,而十惡業則為導致痛苦及困境的因。常不殺生的人,會享長壽之果。不偷盜,便會有財。不邪淫者,不遇冤敵。不妄語者,自然會有信望。不兩舌者,常常遇到和諧的處境。不綺語者,會在眾人中有威望。不貪者,心知足而常樂。不瞋者,心常安樂自在。不邪見者,永遠會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所以,十善業乃帶來快樂及幸福的方法。

不論是小乘、大乘顯部或大乘密宗的佛教徒,甚至非佛教徒,這十善皆為重要的做人守則。若我們欲得到福樂,便要行十善業及戒除十惡業。若能常常行十善業,便會積聚極大功德,令今生及未來生皆一切如意、事事順利。對佛教徒來說,我們更需知道何為對、何為不對、何者應作、何者應戒,所以我們必須通達十善業及十惡業的定義。如果有人問:「我現在皈依了佛教,我應該先修甚麼呢?」答案便是皈依及十善業了。若未修皈依,不能算是佛教徒;若不懂十善業,則不算是修行人。現在有許多自稱「佛教徒」的人,但他們只喜談空、談菩提心、智慧、密法或神通,卻連十善也未能做得到。若變成了這樣的「佛教徒」,我們可說是完全走錯了方向。這樣地修,修多久亦不會有成效。佛教徒也常提及懺罪,更常常參加拜懺法會,但若我們不知十惡業為何者,就根本不知何為罪障,既不知罪障為罪障,便不可能懺淨。總之,不論是否佛教徒,十善業是達致福樂的途徑。若不行十善,就算天天去拜佛,佛亦難以賜福。若不行佛所教導的十善法,就算天天去拜佛經,亦不算是皈依法寶,亦不可能得到快樂及幸福。若不行十善,雖天天頂禮膜拜僧人或求所謂的「轉世高僧」摩頂加持,亦不可能趨吉避凶。

我們現在先介紹十惡業之定義及其果報,然後才講十善業及其利益。

惡業有千千萬萬種,但它們不外乎身作、語作及意作三種類。身作之惡業可被歸納為三種,即殺生、偷盜及邪淫。語作之惡業可被歸納為四種,即妄語、惡口、兩舌及綺語。意作之惡業有三種,即貪、瞋及邪見。

殺生

有動機、有行動、有結果及心生滿足的殺業,是完整的殺生業道,其惡業十分重,而且會不斷增長,令我們以後要面對極嚴重的果報。在十種惡業中,以殺生為最重之不善業,其果報亦最可怕。

殺生動機有很多種,譬如貪、瞋及痴等。譬如說,我們為貪動物的皮毛或其肉,用牠們來活命、當藥治病或販賣求財,這便是基於貪的殺機。嚴格來說,除非我們以吃石頭為生,否則我們的日常飲食必定與眾生之生命有關。食肉的例子就不必多說了,但即使我們吃素,也不可能避開與眾生被殺的間接關係。種菜必須翻土,這便會殺死很多土的生命。種水椀必須殺蟲,這也殺害了生命。當然,這並非叫大家不吃東西,但我們應避免直接的殺生,例如到海鮮餐廳用手指尠一尾魚而請廚子代殺,或打獵及殺蟲等行為。

瞋心與憤怒相關。美國攻打伊拉克,這便是基於瞋心的殺機。人類之間的互相殘殺,大至國家間的戰事,小至家庭暴力,不外乎是基於貪及瞋的動機。譬如說,你看到一個人,心生反感,你便會越看他便越討厭,慢慢地瞋心便培養出來了,最後你動手打他,把他殺死了,這便是基於瞋心的殺生動機的一例。

甚麼是基於愚痴的殺生動機呢?譬如說,有些人認為動物無生命,所以可任意殺害,這是一例。有些宗教教導信徒殺生祭祀,以此為善業,這亦為其中一例。

不論你親手殺或叫人代殺,或用武器殺,或下毒,或用邪術,這全都屬殺生行為。

有些宗教只限制不殺人,卻允許隨便殺其他動物,我們佛教不認同這種想法。任何生命均欲得樂離苦,每一個眾生均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不應奪去眾生所最寶貴的東西。這個世界依尠因果規律運作,種善因便會得樂果,種惡因便會遇上苦果。如果我們奪去其他眾生最寶貴的東西,我們怎可能可以得到福樂呢?話說回頭,殺任何生命雖同為殺業,但因應對象之不同,其果報是有輕重分別的。殺人比殺動物的業為重。在人當中,殺發了菩提心者,或比丘及比丘尼等,業力又比殺普通人為重。此外,由於父母之恩極重,殺父母者之惡業力是其中一種最為嚴重的。

我們已解釋了動機、行為及對象之定義。一段殺業,若有齊對象、動機、行為及在完成後心生滿足這幾個要素,便是完整的殺生業道。若我們心想殺生但找不到對象可殺,譬如說打獵時找不到獵物,當然不構成完整殺生業道。若無動機但行為導致其他生命死去了,例如不小心踩死昆蟲等,這亦非完整之殺生業道。又或者我們有對象、有動機,又有行動,但無法成功地把對方殺死,這亦不構成完整殺生之道。在夢中殺生,亦不構成完整業道。不完整之業道多多少少也會導致苦果,但其果報比完整業道輕很多。

殺生之果報是甚麼呢?其直接果報是生在地獄中。在地獄中受完部份果報後,若我們又再因別的善業而生於人間,仍然會有殺生的其餘果報,譬如說我們所居住的地方會不利於長壽等。現今的世界,似乎有天氣反常、雨及旱日不平衡及過熱與過寒的現象,又有很多新品種的怪病,這正是我們的共業所導致的。香港前陣子有禽鳥傳染病,所以把幾十萬生命殺死了,目的是令自己可以生存。可是,這只能暫時解決問題,卻種下了更多殺業,將來遇上外緣時必定會爆發為更大、更嚴重的共業果報。我們若要整個地區和平、順景、風調雨順及有福氣,便必須提倡奉行十善業及戒除十惡業,否則絕無可能。此外,即使我們終於生為人,因過往殺生業故,我們會遇上夭折、短壽或被殺害等果報,而且會有天性喜殺生的傾向,令我們很自然地造作更大、更多的殺生業。這是十分可怕的滾雪球現象。正由於其果報痛苦及最嚴重,殺生為十惡業中之最重者。如果想得到幸福及快樂,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戒殺。

偷盜

凡明知是屬於他人的東西,下至一片樹葉,我們據為己有,這便屬偷盜的範圍。不單明顯的偷或搶才算偷盜業,連賣貨者在秤上做手腳騙斤的手段也算偷盜。以自己的權勢或地位去巧取豪奪、欺詐別人,譬如警察或當官的人利用其職位而壓詐老百姓等,全屬偷盜業之列。總之,凡把別人的東西自己妄取了,便是偷盜。

大多數偷業基於貪心,但也有為了報仇而作的例子,亦有以愚痴為動機的偷業。但凡有對象、動機、行為及於成功後心生滿足的要素,便算完整的偷盜業道。

他人的財物,往往是費了心血積累來的,而且是他們十分執愛的東西。把這些別人執愛之物強取了,會令他們添很大的痛苦,所以我們亦會有同類果報。

偷盜的果報是於未來生於地獄,同時在許多生中皆常遇被騙、被搶或被盜等遭遇,或會常常貧窮、無財。如果欲求財富豐足,我們首先必須要戒除偷盜惡業。

邪淫

與未成年者、已有配偶者、同性、自己的兄弟姊妹或父母或出家人行淫,便屬邪淫。若對方不屬上列之其一,但自己已有配偶,亦屬邪淫。

邪淫的果報十分明顯。邪淫者於今生及未來生中,均常遇到感情不穩定、配偶不貞、家庭不和及離婚等情況。若欲家庭幸福,必須首先斷除邪淫。

以上講完了三種身作之惡業。我們在修某些懺罪法門時,會提到身之罪業,此即是指這三種不善業。譬如說修金剛薩埵懺罪法(註:見法師著作【本尊海會】第一集)時,首七次持咒淨化身之不善業障,這正是指殺生、偷盜及邪淫。

妄語

妄語有很多種類,下至說個小謊把朋友欺騙而當開玩笑,上至國家領導人的政治謊言,全屬這一範圍。妄語中有一類稱為「大妄語」,這是最為嚴重的妄語類別。若自己無神通或任何境界,或並未證悟,卻對人宣說自己有神通、有證悟,甚至說自己是佛陀等,這是一種大惡業。對在家人來說,這是十惡業中的大妄語;對出家人來說,這更違犯了根本戒。佛經中預言,在末法期間,這類大妄語會越來越嚴重。

兩舌

以任何方法令兩個人或兩個團體不和,從中挑撥,這便屬兩舌。若離間的是僧團,則罪業及果報更加嚴重。僧團不和是很嚴重的事,乃至曾發生過這種事情的地方亦變得不吉祥。

惡口

凡傷害他人的說話,全屬惡口範圍。除了其未來果報外,惡口的人亦不會受友儕歡迎。欲有朋友的人,應多留意自己的說話了。

綺語

綺語的範圍極為廣泛。如果從嚴格定義上來說,廢話、無聊的話、色情笑話、閒談、唱歌乃至持外道咒語皆定義為綺語之列。總之,凡是無意義的話語皆屬綺語。

綺語雖不傷害他人,但它會令人增長煩惱,所以屬無益的行為。

以上四種乃與語有關之不善業。我們在懺罪時,當修至懺淨口之不善業的時候,便應想及這四種惡業。在金剛薩埵法門中,第二個七次持咒,正是對治這四種語之惡業。



別人有一件東西而你很想要,這便是貪念。大部份惡業皆由貪及瞋而引發。若欲得真正的福樂,必須先戒除貪及由貪而作之身、語惡業。



瞋心乃指欲傷害眾生之念。貪、瞋及妒可說是「一家人」,因為三者往往是相連的,而且互相引發。在講及它們時,我們必須一個、一個地描述,但在造作惡業時,往往一個惡業已包含此三者為綜合動機。

邪見

邪見範圍十分深、廣。相信世上無因果、無善惡分別、無業力或輪迴等皆屬邪見的範圍。

邪見的可怕之處在於它能斷除我們修善的機會,譬如說我們不信有因果及業惡分別,便可能會隨意殺人放火了,甚至殺父母此等大忤逆之事也可能做得出。

以上講完了十惡業。由於十惡業之果報是痛苦、不幸、短壽、無財、家庭不和等,若我們欲求有福,便必須避免作十惡業。

十善業是十惡業之反面。我們不但不殺生,還可進而積極地放生,把壽命布施予眾生。在不偷之餘,我們還可布施財物、藥品予有需要的眾生......餘此類推。若能這樣做,我們便會享受長壽、無病、有財、家庭和合、不遇冤敵、有聲望、和合、說話有威信、有善良心及正見等果報。這些福報並不限於今生。若能作十善業,其果報會令今生及未來生皆得大福份。

我們平時的心充滿煩惱,猶如開水般沸騰。若持十善業,便好比在沸水中加入清涼的水,令它平靜、清涼下來。所以,十善業不但令得長壽及有財等外在的福份,且能令我們的心安寧、快樂,這才是最大的福報。

總而言之,布施、戒除十惡及奉行十善,是真真正正的快樂之道。如果我們在有機會時奉行大乘八關齋戒,則更加能迅速地增長福報。大乘八關齋戒是最有效積福方法之一,亦是利益眾生及報父母恩的最佳方法之一。眾生之數量無數,我們當然不可能一一滿足他們,但若我們自己修持善業,這便是利益眾生的方法了。過往的佛及菩薩皆依大乘八關齋戒修持,所以我們當效法衪們,以同樣的法門來利益自己及眾生。

(完整圖文版請見祈竹仁波切著作《無等妙香--薰煙法門儀軌及導修》

今天應大家的請求,在此開示一下一個很短略,意義卻十分廣大的供養法門。

我們修行的人,必須小心考究傳承的來源。今天開示的法門是依據藏傳格律派班禪善慧法幢大師(Panchen Lobsang Chokyi Gyaltsan, 1569 - 1662)所編著的儀軌而解釋的,但薰煙供養法門卻並非始於這位大師,而是具有更悠久歷史的一種大乘法門。

在不同的佛教宗派內,都有大同小異的薰煙施供儀軌,各有其傳承依據。我們今天選講的儀軌,乃由班禪祖師依據傳承法門開示而編著成之一本短短的法本,以方便大家修誦。在格律派的修行人當中,很多都是依這一套儀軌來修薰煙供養的。

儀軌只是薄薄的幾頁而已,大家若果發心修持的話,最好是把它背誦憶記起來,那麼可以避免了要一面閱讀、一面觀想,卻還要作手印的困難了。若能把內文背熟,手印等也修學得不假思索便能馬上配合的話,修此儀軌時就可以集中精神在心上面的功夫了。

這一個儀軌是觀世音大士的其中一種法門,屬於事密部,所以必須特別注重清淨莊嚴及具備一切需用之如法法器。外在的整潔要好好保持,包括衣服、法器、供品等等的乾淨。

前行開示

修法的最好時間是在「日與夜交替之時」,亦即等於黃昏的時分,但其他任何時間也可以修供,並無限制。

法器方面,要備有一個如法的供爐、一對小銅鈸及上插以孔雀毛與吉祥草的事業瓶一個。供爐可以用任何大小適中的紅銅爐皿,或用陶瓷所造的小爐皿也如法,一般市面上見到的紅銅和陶瓷檀香爐都可用作薰煙供養用途。小鈸以能發出清澈響聲的為佳,在一些有售西藏及尼泊爾法器的店舖中不難購得。事業瓶則是一個以金屬制造的法器,有一瓶嘴,頂上另有一支頂嘴,插有數根孔雀毛及吉祥草(註:事業瓶可在較大的佛具店尋得;孔雀毛在造羽扇的店子有售;吉祥草即舊式掃帚所用材料,在新淨未用過的吉祥草掃帚上拆下即可),瓶身可以用彩布裝飾,面裝入約三份二容量的乾淨清水。若未具備事業瓶的話,也可以用乾淨小杯或小瓶裝水,另備數根吉祥草或如楊枝一類之植物代替頂嘴也可以。

這個儀軌是以炭火燒出薰煙來作供養的。薰煙是供品置炭火上所薰出的香味。上乘的炭火是無煙的火,我們在爐中準備一塊燒透了的炭塊或煤塊即可。供品可以預先制造一大瓶,放冰箱中貯藏。造法是把白麵粉滲加「三白三甜物」,即牛奶、酸奶(Plain yoghurt)及牛油各少許(註:以上為「三白」)及黃糖、白糖與蜂蜜糖各少許(註:此為「三甜」)混和拌調,用時以銅或瓷質小匙取出少許(註:約一湯匙之量)置炭火上燒出香氣即可。這種供品不需每天制造,可以預早造好整月用量,儲於瓶中置冰箱內使不變壞即可。若要更為殊勝,可以加入「六香」粉末(註:Tsangduk,亦稱「六佳」,於大型的藏藥店有售)少許。若要簡便從略,則只用白麵粉(不加「三甜三白物」)就可以作供了,或者用麵包糠亦可以,總之是要乾淨的同類食品就可作供(編者註:上師開示時並未詳述各成份之份量,查民國初年之我派祖師開示錄中有述:以麵粉一斤混「三白三甜」各一兩即成)。

炭火必須在開始修供前燒透,預先置於爐皿內。修法時可以把供爐放在戶外或窗台上,免令室內煙霧瀰漫,自己則站立或坐於爐前唸誦儀軌。

正式修供時,首先要生起清淨的修行發心,想尠:「為了要積聚資糧以成佛境及利益眾生,我現在就修誦這個儀軌!」在確保心中生起了正確的發心後,就誦皈依及發心偈三次或更多次,同時在心中生出堅定不移依止三寶的決心及誓願為眾生得樂離苦而修持佛境的菩提心。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 佛陀正法以及聖僧眾

因作布施等諸修持故 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唸誦以上之皈依及發心偈時,也同時敲擊小鈸三次。鈸的敲法是把左邊鈸的邊沿以九十度垂直打在右鈸的邊沿上,然後反過來以右鈸邊擊左鈸。在這時響鈸的意義是表徵禪定之音,也是召請聖眾前臨之意。

正行開示

唸誦了皈依及發心偈後,就到了儀軌中之正行部份:

觀想自成聖者觀自在

唸至這一句開始,我們要參想自己之體性為緣起,而並無一個個別、單獨及有自性地存在的「我」。在達到這個空性見時,便住於此空性之定中,再觀想自己變化成為觀世音大士之相。儀軌中所說的「觀自在」,即就是觀音大士的一種尊稱。大部份人都暫沒能力生起前述之空性正見,更不要說入於空性定中了。那麼的話,就只好觀想自己凡俗之身蘊溶化於虛空之中,再由虛空中變化成為觀音化相。大家可能心中不太明白,為何要先入空性定或觀身溶入虛空呢?原因是如果直接觀自己一變就成為諸佛之悲心化相(註:指觀音),恐怕不易把自己凡俗之身、語、意觀為與大士的超凡身、語、意無異。大家又可能有疑惑,為甚麼要自觀為觀音呢?答案是因為儀軌中必須加持供品及解除中陰身等之痛苦,若我們以凡俗之身、語、意來做,則沒能力做得到這些事業,故須依賴變化成為觀音之化相的方法及依靠大士之能力,才可以圓滿做到這些事業。儀軌並無明指行者要觀自己變化為甚麼化相之觀音大士,但傳統上歷代的行者都在修此法時觀己身為四臂相的觀音。若要觀為其他化相的觀音,也無不可。在觀想自己已變成觀音化相時,可以加誦大明六字咒百次、千次等數。我們不單只觀自己身體如同觀音,心念也要儘力生起與觀音相合之悲心才是圓滿。

從自心間放光作召請 恭敬功德悲憫冤債賓

悉皆降臨安住所欲座

我們唸至此段時,要強烈觀想自己就是觀音大士,從自己的心間放出耀目的大光明照遍十方,把所有聖眾與凡眾都召請來到面前,坐在我們眼睛的高度之對面虛空當中。這些受供的來賓分為四組而安坐面前。

中央之後上方有本師釋迦牟尼如來居於中央,周圍有上師與歷代祖師、四密部所有本尊及所有佛、所有菩薩、辟支佛、聲聞、羅漢、空行父母、護法等眾圍繞尠安坐。諸佛之種種報身相及化身相都要觀想在前面。因為衪們是眾生所應該恭敬的對象,這一組賓客稱為「恭敬賓」。

面前之左方,亦即「恭敬賓」的右方,是以文殊師利大士(Manjusri)為主之另一組賓客。文殊師利坐於這一組的中央,旁邊圍繞尠一切世間護法、地神及其他有大力量的世間眾生。這一組賓客稱為「功德賓」。

面前之右方,亦即「恭敬賓」之左方,是以四臂觀音(Avalokiteshvara)為主的一組賓客。六道一切有情眾生圍繞尠觀音而安坐。因為六道眾生是我們應以悲心救度的對象,這一組賓客稱作「悲憫賓」。

中央之前下方有金剛手(Vajrapani)安坐,周圍是所有的冤債主、魔軍及魔眾等。這些是我們曾於過去生中結怨的眾生,常欲加害我們以報仇,所以牠們稱為「冤債賓」。

這四組之主尊是本師釋迦牟尼、觀音、文殊師利及金剛手。觀音、文殊與金剛手亦稱作「聖三部主」(Rigsum Gonpo),分別代表諸佛之悲心(註:以大悲觀音代表)、智慧(註:以大智文殊代表)及力量(註:以大力金剛手為代表)。大家應努力熟習這四尊的形相。

我們剛才已經談過,修事密部儀軌者,必須小心注意法器之如法及外在的清淨。若一切能做得如法,當生起召請之念時,聖眾及天界眾生、「非人」眾、中陰眾等都會馬上來到受供。若果法器或衣服、地方、身體及指甲等不乾淨的話,很多喜愛潔淨的「非人」眾就不會到臨,那我們就無從供養了。另者,修法時應觀面前之虛空無邊無際,四組賓客亦充斥無際的虛空,必須儘力觀得廣大。若觀不得廣大,則效用、利益與功德亦不大。

然後我們以乾淨的銅質或瓷質小匙,取少量供品置於修法前早已預備妥當的爐中熱炭上以薰出香氣,同時誦以下的真言:

唵 班渣 阿密烈打 滾達利 哈那 哈那 吽 呸

om vajra amrita kundali hana hana hum phat

誦咒時以事業瓶頂上之頂嘴灑淨水於炭火上,觀想所供之香氣已經淨化了,除卻不淨及魔障等等過失。若未備事業瓶者,則以吉祥草或楊枝沾淨水作同樣之灑淨程序。

唵 森巴華 淑打 沙華 打瑪 森巴華 淑多 杏

om svabhava shuddah sarva dharma svabhava shuddho hang

轉化成空性 從空性之中具種字 轉化成為諸廣大寶器 其內唵阿吽字化光華 出生圓滿妙香薰 具足五欲 瀰漫充滿大地 遍虛空一切方所 唵阿吽

唸這空性咒時,必須入空性定中。對空性無足夠理解及體悟者,則應觀宇宙一切萬物溶為虛空。由誦「轉化成空性...」一句開始,要一邊誦唸內文,一邊作觀想:由虛空之中生出一個藏文「種」(bhrum)字,這字又變為廣大無邊的寶皿,皿內有「唵」(om)、「阿」(ah)、「吽」(hum)三個藏文字,這三個字溶化變為香氣,如煙霧般溢遍宇宙虛空。這些香氣是不會耗盡的,而且能令見者、聽者、嗅者、觸者及食者都生出滿足。

此段誦文文尾之「唵」、「阿」、「吽」三字要誦唸三遍。此三字分別代表諸佛之身、語及意,面所包含之密義很深妙。

修至這部份,所供香氣已非凡俗的煙霧或氣味,而是經過了真言加持變化,成為廣大無邊的妙香了。所供之薰香現已如法準備好,隨時可以用作供養,就如一窩飯已經煮熟了,只待賓客享受。

南瑪 沙華 他化格他 阿華路格地 唵 森巴啦 森巴啦 吽

nama sarva tathagata avalokite om sambhara sambhara hum

這句是【令得甘露真言】(註:漢傳佛教寺院於日常上供時亦誦,稱作【變食真言】),要誦七遍,雙手作捧食狀之手印,以右手姆指及中指彈指,每誦一遍即彈指一下。

唵 甘地 卡瑪 滾那 布渣伊登 卡卡 卡嘻卡嘻

om gandhe gama kuna puja idam khakha khahikhahi

這句是【供養真言】,也是唸誦七遍而作如前手印,彈指七次。

兩句真言誦畢後,應作八大供養。在儀軌中,只說「次誦咒從阿根至夏達之間而作供養」,並未印明唸誦的內容。我們應唸誦:

唵 (阿根 巴典 布別 杜別 阿路蓋 甘爹 尼爹 夏達) 阿 吽

om argham padyam pupe dupe aloke gandhe niude shabda ah hum

唸誦這八大供養咒時,要觀想天女由自己心間化出,對面前賓客作種種供養,同時配合作八大供養之手印:

「阿根」(argham)是淨口水供,須作手印並觀天女供上淨口水。

「巴典」(padyam)是淨足水供,須作手印並觀天女供上淨足水。

「布別」(pupe)是花供,須作手印並觀天女供上鮮花。

「杜別」(dupe)是燃香供,須作手印並觀天女捧爐薰香作供。

「阿路蓋」(aloke)是明燈供,須作手印並觀天女供上盞盞明燈。

「甘爹」(gandhe)是塗香供,須作手印並觀天女奉上種種香膏。

「尼爹」(niude)是食供,須作手印並觀天女供上百味妙食。

「夏達」(shabda)是樂供,須敲鈸數聲並觀天女以種種樂器演奏作供。

行者敬禮世尊薄伽梵多珍寶勝者如來

行者敬禮最上妙色勝者如來

行者敬禮無邊身勝者如來

行者敬禮已解脫一切怖畏勝者如來

儀軌唸誦之四尊如來,其實體性即為本師釋迦牟尼、文殊師利、觀音及金剛手,唯儀軌中以其別號尊稱而頂禮。因為佛經中有說誦此四如來聖號,可令餓鬼痛苦消除而得受供養布施,故此必須如是稱誦衪們的名號。唸誦此四聖號時,應該觀想四組賓客都至心同聲稱誦佛號。

在稱誦四如來名號後,就到正式作供養了。

具足五欲最勝香 無漏焦煙供養者

這二句是描述所供之物的特性。「具足五欲」是指其能滿足受供者之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的意義。「無漏」是指並無不清淨或不如法等之過失的意思。

供師本尊及三寶 一切空行護法眾

乾闥婆王極喜等 諸食香眾悉無餘

母親六道有情眾 當方域神地主眾

索討往昔冤債眾 特別昨日今日間

被弒自弒捨前身 未得後身處中有

彼等一切有情眾 如是供施諸賓客

悉皆飽以所欲雨

這一段是逐一對各類賓客作供養布施的誦文。修持者對不同之賓客應持不同之供施心態。供歷代祖師、上師、本尊及諸佛眾等「恭敬賓」時,應在心中生出如正在侍奉皇帝的態度。在供養「功德賓」等時,應該有如禮宴貴賓及知己的平等態度。供予「悲憫賓」這些六道眾生時,應該以悲心救度的布施心態來作供。在供養「冤債賓」時,要好像歸還欠債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及以歉疚的心念來作供。

文中的其中一句 —— 「乾闥婆王極喜等」,是指「非人」的一種。「非人」即是一批不屬人類的眾生,其中的「乾闥婆」是一種以香氣作為飲食的眾生,而「極喜」則是所有「乾闥婆」的大王的名字,藏文稱作「勒卡」(Rab Ga)。

「母親六道有情眾」這一句,是指所有的六道眾生;因為我們由無始以往以來已經不斷在六道中輪迴,所以每一位眾生都曾經在某一生或多生中是我們的母親,所以文中把一切眾生稱作「母親」。

「索討往昔冤債眾」一句,是供養那些與我們在過去生曾結怨的眾生。這些眾生有些可能今生轉世為有神通的餓鬼等,故此能夠憶記前生的怨仇,也有能力知道我們就是他們過去生中的仇家,現在要報復尋仇。我們的生命中,有些障礙是來自這一類「債主」的。在觀想中及供施中還債,有很大的效用。雖然只是在供養時想及牠們、稱呼一下牠們,卻已可化解很多錯縱複雜的前世今生因果業債,令修持者今生的俗世及修行事業順利無礙,也避免和消除了很多災禍。

「特別昨日今日間,被弒自弒捨前身,未得後身處中有」這三句是指剛死去的眾生,尤指那些被殺及自殺的生命,譬如在戰爭中死亡的眾生。他們已經死亡,但卻未能投生,所以稱為「中陰」或「中有」。這是一種夾在過去生與未來生之中間過程的生命,他們都是十分徬徨無依的。

「悉皆飽以所欲雨」這一句,是說我們觀想所供施之薰香變為種種恰當的供品,如下雨般供予一切賓客,對欲求佛法者變為佛法、對無處容身者化為房子、對餓者化為食物、對病者化為良藥,總之是對聖眾化作種種妙供品,而對苦難眾生就化成能夠救苦解困的所需品。在觀想這一部份時,我們必須觀想香氣化成一切賓客「所欲」的物品,譬如說食物,一些眾生喜食素物,就觀想供施素品;有些眾生喜欲葷物或穢物,我們也就如是觀想作供。

請滅我之諸障礙  長壽無病財富增

懷攝三界具權威  願諸心願如意成

這四句是一種祈請要求。我們既已把冤債這些苦因解除了,自然請這些賓客除去我們的障礙,尤其是說那些「非人」及「冤債賓」的加害;又以供養及布施予聖凡二眾之功德,祈請能得長壽等等利益,及祈願所有事情都如意順利達成。

一切中有有情眾 悉皆脫離怖畏苦

憶念上師教誡已 願悉往生極樂剎

前面已經說過了,中陰身是十分徬徨恐懼的,所以我們祈求處於中陰階段的生命,能夠免卻怖畏之苦,清楚在心中憶記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依止之上師的教誨,然後往生於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淨土(註:有關中陰身及極樂淨土之教法,見法師著作【生死之輪】及【生死自在】等)。

索宿債眾債清已 眾生得享大安樂

我們在供養中滿足所有眾生的各別所欲,所以等於是在解除所有索債的眾生之怨結,牠們也就不再向其他眾生作加害了。

當方域神地主等 願恆不懈作伴侶

這些內容既是祈願,也是說明修這個薰煙法的益處。我們供養的對象包括了「域神地主等」,即是漢族所信仰的「土地公」及「龍神」(naga)等等眾生。牠們雖然也是六道中之眾生,但其力量很大,可以影響整個地區的興衰。在滿足了牠們的時候,牠們自然會協助修供者,提供一切所需,也令當地吉祥和平、豐收無災。

自身臨命終時分 遠離解支節大苦

往生清淨剎土已 願賜利樂於眾生

當彼中有景象現無間 八大菩薩前來示正道

往生極樂剎中現化身 願我引導穢土中眾生

這一段是有關淨土的誦文。這個法門屬觀音的法門,而觀音大士之本師是阿彌陀佛(Amitabha),所以修持此法之最終功德是可以在今生後如願往生於極樂淨土,而且在臨終時沒有四大分離等之死亡痛苦,在中陰階段時會有淨土的八大菩薩前來引往彌陀淨土。八位菩薩的聖號為普賢菩薩(Samantabhadra)、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Maitreya)、除蓋障菩薩(Nivarana-Vishvakambin)、虛空藏菩薩(Akashagarbha)、地藏菩薩(Ksitigarbha)及大勢至菩薩(Vajrapani)。

一切猶如虛空藏 諸般受用願無盡

無有鬥爭無損害 願得自在而受用

儀軌中的這四句,是總結修持這法門的世間利益,也即是今生中的利益。

從此捨命移生於 殊勝淨土極樂剎

蓮華藏蕊中化生 願能受生彼剎中

這四句總結了修薰煙供養法者在未來生可得之利益,亦即往生淨土的成就。

修法時誦至這個階段的時候,正行已經圓滿做完了,剩下來的是結行的功夫。

結行開示

儀軌中並沒有要求行者唸補缺咒,但依尠傳統,我們必須要唸誦蓮華部百字明作為補缺,同時慢慢敲響小鈸,一聲一聲地配合持咒,然後再誦補缺偈作為對修法中的各種過失的補充。蓮華部百字明與大家熟悉的金剛薩埵百字明只有少許不同。一般來說,修事密部的觀音法門都是誦蓮華部百字明的。

唵 貝瑪薩華三瑪呀 瑪努巴那呀 貝瑪薩華爹努巴迪斯他 只度妹巴華 淑陀卡唷妹巴華 淑婆卡唷妹巴華 阿努勒陀妹巴華 沙華悉地妹巴呀渣 沙華卡瑪淑渣妹 切譚舍里陰固路吽 哈哈哈哈嚎 巴加溫沙華他化卡他貝瑪瑪妹門渣 貝瑪巴華瑪哈三瑪呀 薩華 阿 吽 呸

om paymasattva samaya manupalaya paymasattva teno patista drido me bhava sutokayo me bhava supokayo me bhava anurakto me bhava sarva siddhi me prayacha sarva karma sucha me chittam sriyam kuru hum haha haha hoh bhagavan sarva tathagata payma ma me muncha payma bhava maha samaya sattva ah hum phat

修行不精不得法圓滿 禪定未堅供養欠清淨

修持所犯種種之過失 祈願眾尊慈悲施體諒

最後,我們觀想所供賓客回返各別的住處。諸佛各返其莊嚴淨土,眾生各返其所居地方。然後唸誦儀軌所列的圓滿成就真言:

他一他 唵 班支 幾呀 阿華 僕打尼 疏哈

tadyatha om panji griya awa bodhani soha

修誦儀軌的方法到此已經講完了。修這個法門只需一些不太難具備的法器,每次修供只需十分鐘左右,可謂十分簡便,但換來的利益就無窮無盡了。認真如法地去修的話,內外障礙會自然退減消失,身心病患會很快痊癒,財富自然積集,一切事願都能如意順利,自然能得長壽健康,佛法上的修持也會順利無礙,更能得天、龍族、地神及護法等支持擁護,這些都是今生中會得到的益處。因為供養諸佛與聖眾等,功德會增大,所以福報也自然變得很好,而且因為平時想加害我們的眾生都一一滿足了,所以自然不會有甚麼障礙,反而得到所有眾生之協助、支持我們的任何事業。此外,只要同時發願往生淨土和修持悲心,在來生會不墮輪迴而生於淨土,這是長遠的殊勝利益。如果大家的居處有天然災禍,譬如風暴、旱災、水災或疫症等災害,修這個法門可以息除這些災禍。如果家中常有怪事發生,或有「非人」或邪術之患等等不安寧之情況的話,修這個法門也可以很快解除禍患。此外,我們也可以以茶及一些先人喜愛的食物,配合這個法門來供奉先人及代先人供養其他聖凡二眾,這樣可以為亡者帶來很大的利益。對一心修持彌陀淨土法門的人來說,這個法門更是最適合不過的了。修供者既可得世間的種種修持助緣利益,更可在臨終往生極樂淨土,故此你們可以考慮在唸佛號等功課之餘加修這個廣大供養法門。

在儀軌中的各種技術上的細節,譬如各個手印及觀想等等,我們儘力去學好而做就可。細微的不如法只是次要的瑕玼,最重要的是要有善心及信心。只要有善心及生起召請及欲作供之念,諸聖凡眾必然會到臨而受供。如果對這法門不生信心的話,則不能期待有甚麼效用了。這幾點是此法門的心訣,大家勿棄心要而徒然外求,否則即使在外人眼中看來事事如法,卻不會得到任何的成績。

如果大家可以持之以恆,固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有些人以為修這個法是不可中斷的,這個是錯誤的想法。這個供養法我們既可以每天修誦,也可以在每月的聖日(註:即陰曆初八、十五與三十)才做,也可以只在有需要時才做。若果沒有發願定期修供的話,斷斷續續地修是可以的。但如果自己發願定期作供的話,就要終生奉行了。另外有些弟子把這個法門與「放焰口」及「施食」一類的佛教儀式相比,其實這個法門的意義與利益遠比上述的儀式為大,因為供養的對象豈止餓鬼及中陰身而已!它還包括了上供三寶、下施所有眾生的廣大妙供,而且簡短易做,並不如其他儀軌般繁複。若論其利益,也比上述儀軌大多了。

這個法門乃由衲之根本恩師所傳予衲,現在已圓滿講畢了,大家好好去修持吧!

薰煙供養儀軌

班禪善慧法幢大師 著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 佛陀正法以及聖僧眾
因作布施等諸修持故 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觀想自成聖者觀自在 從自心間放光作召請
恭敬功德悲憫冤債賓 悉皆降臨安住所欲座
唵 班渣 阿密烈打 官札利 哈那 哈那 吽 呸
om vajra amrita kundali hana hana hum phat

唵 森巴華 淑打 沙華 打瑪 森巴華 淑多 杏
om svabhava shuddah sarva dharma svabhava shuddho hang
轉化成空性 從空性之中具種字 轉化成為諸廣大寶器 其內唵阿吽字化光華 出生圓滿妙香薰 具足五欲 瀰漫充滿大地 遍虛空一切方所

唵 阿 吽
om ah hum

南瑪 沙華 他化格他 阿華路格地 唵 森巴啦 森巴啦 吽
nama sarva tathagata avalokite om sambhara sambhara hum
唵 甘地 卡瑪 滾那 布渣伊登 卡卡 卡嘻卡嘻
om gandhe gama kuna puja idam khakha khahikhahi

次誦咒從阿根至夏達之間而作供養

行者敬禮世尊薄伽梵多珍寶勝者如來
行者敬禮最上妙色勝者如來
行者敬禮無邊身勝者如來
行者敬禮已解脫一切怖畏勝者如來

具足五欲最勝香 無漏焦煙供養者
供師本尊及三寶 一切空行護法眾
乾闥婆王極喜等 諸食香眾悉無余
母親六道有情眾 當方域神地主眾
索討往昔冤債眾 特別昨日今日間
被弒自弒舍前身 未得后身處中有
彼等一切有情眾 如是供施諸賓客
悉皆飽以所欲雨 請滅我之諸障礙
長壽無病財富增 懷攝三界具權威
愿諸心愿如意成 一切中有有情眾
悉皆脫離怖畏苦 憶念上師教誡已
愿悉往生極樂剎 索宿債眾債清已
眾生得享大安樂 當方域神地主等
愿恆不懈作伴侶 自身臨命終時分
遠離解支節大苦 往生清淨剎土已
愿賜利樂于眾生

當彼中有景象現無間 八大菩薩前來未正道
往生極樂剎中現化身 愿我引導穢土中眾生

一切猶如虛空藏 諸般受用愿無盡
無有斗爭無損害 愿得自在而受用
從此舍命移生于 殊勝淨土極樂剎
蓮華藏蕊中化生 愿能受生彼剎中

他一他 唵 班支 幾呀 阿華 僕打尼 疏哈
(圓滿成就真言)
tadyatha om panji griya awa bodhani soha

大乘八關齋戒法門

持戒乃未來生得生人間之主因,亦為積福之最有效方法。在正法期中,修行的人比比皆是,並不稀有,但在末法期間真心修行的人少,修行亦十分難,所以佛陀曾說:「於末法期清淨地持戒一晝夜,功德大於在正法期對諸佛興大供養!」大乘八關齋戒是一種戒期為二十四小時的修行。要長期地保持戒行清淨,對許多人來說恐怕不敢說做得到,但在二十四小時內絕對保持不違反這八條戒,則不難辦得到。所以,大乘八關齋戒是最有效的積福方法。首次受大乘八關齋戒,必須在有此傳承的出家人面前受戒。在第一次後,我們便可自行在聖日或在任何自選的日子中,自己在佛像前授戒。所以,這是一種極為方便而功德不可思議的修行。

依師受戒或在佛像前自授的儀軌一樣。在依師而受戒時,師長自然會教你怎麼做,所以衲不必多講。現在講一講自授的方法。

自授戒者,應是於過去曾至少一次依師受過大乘八關齋戒者。八關齋戒有分居士方能受的八關齋戒,及出家人、在家人皆可受的大乘八關齋戒。這兩種傳承西藏都有。出家人應多受大乘八關齋戒,但不可接受居士的那種戒,否則當下便得居士戒而反而失了出家戒。居士則兩種戒都可以受。這說在第一次依師受戒以後可自行授戒,是指大乘八關齋戒,二者不可混淆。

受戒者應於淩晨預先沐浴、梳洗、打掃佛壇及放上素供品。在黎明天未亮、在室外隱約可見自己的掌紋、天上尚可見稀疏的星星的時份,便是受戒的時刻。我們恭敬坐在佛陀前,觀想本師釋迦牟尼在面前虛空中,其周圍是一切佛陀及菩薩等聖眾重重圍繞,然後我們念誦皈依及發心文: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 佛陀正法以及聖僧眾

因作布施等諸修持故 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在輪迴中,唯獨三寶可以堪作依怙,故此我們應一心依止,好好地修誦皈依。許多人看不起皈依法門,總認為它是初級的法門,但著名即身成佛的密勒日巴祖師(Jetsun Milarepa)就曾經說過:「密集法門再高,亦高不過皈依法門!」(編者註:密集法門乃摩訶無上瑜伽密法中之一甚深法門),由此可見皈依之重要性。

在誦了皈依文後,我們誦召請聖眾之召請偈:

等護一切眾生主 恆勝魔王魔軍力

本尊圓成一切智 並諸聖眾請到臨

由於前面已觀出聖眾在前,此時強烈地想尠他們在前即可。

接尠下來,我們作七支修持。有時間者,可誦【普賢行願偈】中「所有十方世界中......」至「......一切回向大菩提」之廣版七支文段落(註:載於法師監修之 【藏傳佛教唸誦集】中)。無時間者,誦儀軌中短略七支文即可。七支修持的意義極為廣大,但今天衲無時間詳細教授,大家請自行參考佛法書籍(註:見法師著作【心生歡喜】等)。

以至誠身語意作頂禮 呈獻真實觀想如雲供

發露無始積聚諸惡業 隨喜凡聖所作諸功德

諸佛久住直至輪迴盡 為諸眾生轉妙善法輪

回向自他功德證菩提

以上為短略七支文。

然後我們供一次曼達,幻想把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皆呈於佛陀及其他聖眾之前,以求大乘八關齋戒。

以花舖蓋塗香之大地 須彌四洲日月作飾嚴

觀想為佛陀土作供養 願普有情受用清淨土

依登 古路 勒那 曼達那康 尼呀他呀咪

idam guru ratna mandalakam niryata yami

以上為曼達供養。

在供曼達後,我們改以右膝尠地而跪,雙手合什。如果上座前未曾頂禮,則先頂禮面前聖眾三拜,方以單膝跪下。此時我們心想:「我必須利益如母眾生,但眾生數目太多了,無法一一滿足,最佳之報恩方法乃是修持能令成佛的法門。佛與菩薩等為利益眾生,曾作清淨的修持。現在,為了眾生之利益,我也效法祂們,願修祂們曾修過的同樣法門!」,然後我們唸誦三遍發願受戒文。

阿遮黎耶 願垂憶念

如昔如來 破魔怨者 正遍覺知 猶如智馬

及大象王 所作已辦 現作應作 棄捨重擔

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 真實教令 心善解脫

慧善解脫 諸佛為利 諸有情故 令饒益故

令解脫故 令無病故 無饑饉故 菩提分法

令圓滿故 及於無上 正等菩提 令證得故

正受長淨 我名ΧΧ 亦從今時 乃至明旦

日未出時 為欲利益 諸有情故 令饒益故

令解脫故 令無病故 無饑饉故 菩提分法

令圓滿故 及於無上 正等菩提 令證得故

正受長淨

受戒文中第一句是「阿遮黎耶願垂憶念」。這是「上師請聽我請求!」之意。 在依師受戒時,我們必須唸此句,但在自授戒時,由於師長並不親身在場,故跳過這句不念,直接由儀軌中「如昔如來」一句開始誦。文中稱佛陀為「智馬」及「大象王」,有其特殊意義。「智馬」是形容佛與菩薩等在修持時如傳說中的一種奇馬,能跑得極快、極遠,而從來不會感到乏力、疲累。「大象王」是形容佛與菩薩像大象般堪承重擔,因為祂們肩負了利益一切眾生之大業。小乘發心者,並未肩負這大業,只有佛與菩薩堪作此等大業,所以我們讚其為能負擔重擔的「大象王」。此外,在儀軌中應誦自己名字時,應誦自己的出家名、法名或平時的名字。

在誦完三遍受戒文後,我們應心生一念:「我已受了這大乘八關齋戒了,故且我當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善持淨戒,決不違犯!」,同時應心生歡喜。在某些版本的受戒儀軌中,有一段授戒師與受戒者的問答,師言:「此是方便!」,受戒者答:「善哉!」 若於自授時,我們想像面前的佛陀作問,然後我們作答即可。

然後是一段很短的守戒文:

從今不斷命 亦不取他財 不行淫欲法 及不說妄語

眾過患所依 酒亦應當斷 不坐高廣床 及不非時食

香鬘與嚴飾 歌舞等悉斷 如諸阿羅漢 不作斷命等

我願離殺等 速得無上覺 解脫三有海 諸苦惱世間

誦完上文後,我們誦一段稱為【淨戒陀羅尼】的咒文二十一次。咒文是:

唵 阿摩迦 施啦 三巴啦 巴啦 巴啦 瑪哈 縮打 剎多 啤瑪 必布杰他 布渣 打啦 打啦 三瑪他 阿華路潔地 吽 呸 疏哈

om ahmoga shila sambara bara bara maha shuda sato payma bibu kita budza dara dara samanta ahwalokite hum phat soha

最後,我們如法地回向,然後便可下座去做當天的事了。

在當天至翌日日出前,我們不可殺生、偷盜、行淫及妄語。對居士的平時來說,十善業只是指不邪淫,而正常夫妻間之性行為並不列入邪淫之類。可是在受戒期間,居士必須完全斷除淫行,包括夫妻間之性行為。在平時,我們固然必須戒殺、戒偷盜及妄戒語等,但在戒期間我們要尤其小心、謹慎,以確保自己能完美地持戒二十四小時。「不飲酒」戒就是不飲酒的意思,而不是不飲醉的意思。「不坐高廣床」是指不坐在由寶石造、獸皮裝飾或雕刻了龍或獅子等華麗座位。在受戒期間,應坐普通的低椅,亦即平常用的椅子等。出家人即使受了戒卻又登高座說法,是為了尊敬佛法,所以不犯此戒。「不香鬘與嚴飾」一戒,指不可為驕慢故打扮自己。正常生活中的基本儀容潔淨,並不犯此戒。「不歌舞」是指不為了娛樂及世俗目的而作歌舞。為了佛法目的而作之梵唄,不算犯此戒。以上乃傳承上的定義,並非衲自己所作的判斷。此外,我們當天必須吃素,而且我們頂多只能吃早餐及午餐。許多人在受戒日中只吃午餐,但這並非強迫性的,大家可自行決定。「正午」的定義,在古代用木條影子決定,但現代似乎無此必要,我們以所在當地之正午十二點為定義即可。午餐必須在正午前用完。「用完」之意思是你心中認為吃夠了,在此之後便不再進食。此後,我們只可飲用無渣的流質,例如水、清茶等,有渣的果汁及純奶不可以喝。

在戒期中,我們應多作修行,這是因為在當天所作修行及任何布施等善行,都因受了戒而功德及力量增大了許多倍的緣故。在藏地,許多人特別於大供養之當天淩晨預先受戒,便是這個道理。此外,有些佛教團體舉行集體齋戒時,會要求受戒者禁語。在大乘八關齋戒中,其實並無此要求,但若謹慎說話或把說話減至最少程度,是十分「安全」的作法。在晚上,我們可以如常睡覺。在翌日天亮一刻,齋期便告結束。若此時我們仍在睡眠中是無問題的。在正常時間起床後,我們再次回向,這樣便圓滿結束了一次關期。

許多人認為持戒是一種折磨,其實這是因為不知其不可思議之利益而致的。於此生中,若我們能如法地作乃至少至一次的大乘八關齋戒,利益已是無窮無盡了。

大乘八關齋戒儀軌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 佛陀正法以及聖僧眾
因作布施等諸修持故 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等護一切眾生主 恆勝魔王魔軍力
本尊圓成一切智 並諸聖眾請到臨
以花舖蓋塗香之大地 須彌四洲日月作飾嚴
觀想為佛陀土作供養 願普有情受用清淨土

依登 古路 勒那 曼達那康 尼呀他呀咪
idam guru ratna mandalakam niryata yami
阿遮黎耶 願垂憶念

如昔如來 破魔怨者 正遍覺知 猶如智馬
及大象王 所作已辦 現作應作 棄捨重擔
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 真實教令 心善解脫
慧善解脫 諸佛為利 諸有情故 令饒益故
令解脫故 令無病故 無饑饉故 菩提分法
令圓滿故 及於無上 正等菩提 令證得故
正受長淨 我名XX 亦從今時 乃至明旦
日未出時 為欲利益 諸有情故 令饒益故
令解脫故 令無病故 無饑饉故 菩提分法
令圓滿故 及於無上 正等菩提 令證得故
正受長淨

從今不斷命 亦不取他財 不行淫欲法 及不說妄語
眾過患所依 酒亦應當斷 不坐高廣床 及不非時食
香鬘與嚴飾 歌舞等悉斷 如諸阿羅漢 不作斷命等
我願離殺等 速得無上覺 解脫三有海 諸苦惱世間

唵 阿摩迦 施啦 三巴啦 巴啦 巴啦 瑪哈 縮打 剎多啤瑪 必布杰他 布渣 打啦 打啦 三瑪他 阿華路潔地 吽 呸 疏哈

om ahmoga shila sambara bara bara maha shuda sato payma bibu kita budza dara dara samanta ahwalokite hum phat soha

結語

所有眾生都欲享受福樂而避開痛苦。不單是人類,即使是一條小蟲,也會努力地追求快樂而避開痛苦。不幸地,單單有得樂離苦的欲望,並不足以令我們得到快樂或避開苦難。正如想痊癒的病人必須服藥的道理,欲得樂而離苦,必須積集能達致快樂的因及戒作招致痛苦的因。若沒有樂因,欲得到福樂是不可能的;若不斷製造痛苦的因,想避開痛苦亦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既然欲得樂離苦,首先必須明白因果的規律,然後積作能引福樂的因及斷除將會招致苦報的因。

有些人會說:「我不信佛,所以我不信這些因果的教法!」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相信因果規律卻不會令我們免於這種運作規律。如果你今天從窗口跳出去,不論你信不信地心引力,你一樣會跌死。儘管你可以說許多「信則有不信則無」或「一切都是虛幻」等似是而非的道理,這都不管用,從窗口跳下去,不論信與不信,下場都是一樣的。如果你不想跌死,就別作導致跌死的因 —— 別從窗口跳出去!同道理,如果不願受苦,就別作苦因。

有些人會問:「為甚麼上天要定下因果規律呢?」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只是一個自然的運作規律而已,並無一個「上天」或神明為我們定下甚麼規條。

十善業及布施等善行,是最直接及最基本的福樂之道。在這幾晚,衲會為大家略為講述這些教法。如果我們能堅持行十善業、戒十惡業及多作布施等善行,自然會得到長壽、健康、家庭平安和諧、豐足及其他多種福報,這是毋庸置疑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